于是说道,“你倒是不畏强权,又聪明机警的很,想来还是得了不少白相的真传。既如此,那就定为探花郎吧,朕倒是瞧好了你小子,可别让朕失望才是。”
启帝笑意宴宴的样子让人不敢质疑他的话,好些人心中都在暗自思考,这凤二公子真是走运,竟然可以得钦点的探花郎之位,加之又有凤白两家为其做靠山,日后前程必定无限风光。
但这样的荣耀在别人眼里是好事,在凤家人眼里可不这么觉得。
自古探花郎中容易被皇室公主郡主给瞧上,招赘入婿。
他好不容易才躲过了一个长林大公主,若再来几个其他的公主,他的仕途还要不要了?
于是立刻跪下就说道,“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草民什么水平自己心里还是有数的,这探花郎一直可不是我能胜任的。若您真想给草民一个恩赏,不若赏我一个婚嫁自由吧,省得父亲母亲天天在家逼我看这看那的,看得我头疼。”
“大胆!陛下面前也是你能混说的?”
凤海在朝多年,还是第一回 在朝堂之上听到这种儿戏之言,生怕启帝怪罪下来,立刻请罪。
谁知启帝非但没生气,还哈哈大笑起来。
或许是凤锦霖这儿郎心思有趣的很,也或许是猜中了他心中所想,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启帝对凤锦霖的喜爱都溢于言表。
“这探花郎啊你是当定了,朕乃天子,圣意已下自然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至于你说的婚嫁之事,也赏给你,只不过要人家对方同意才行。知道吗?”
“谢陛下恩德,锦霖铭记于心!”
此刻的启帝和蔼的如同家中长辈一般,不但好脸色,还十分好说话。
在场之人都不明白为何他会对初次见面的凤二公子如此和颜悦色且十分疼爱,探花郎的位置给了,还给了婚嫁自由,如此一来可谓是天恩浩荡。
把旁边那未来的状元郎尹灿文都给比了下去。
尹灿文心中有些落寞,但也打从心底为凤二高兴,他能有这样的结果,最好不过!
只不过大殿之上不好说话,二人眼神一对视,倒是看出了坦荡。
科举舞弊的案子在东都城内成为了三月末最让人非议的话题,所有人都在等着结果,包括大牢中的温家父子二人。
白大郎以前瞧着是个温吞性子,没想到在此事上倒是雷厉风行的很。
凤锦旭得了命令,第一时间就查抄了温家。
那密室中果然搜出了不少金银细软,都是大额的银票,和好几处都城的宅契。
证据递交到启帝面前,又是一阵龙威大怒。
西北战事虽然胜了,但户部的银钱在面对偌大的抚恤金之时也还是捉襟见肘的厉害,有了这笔钱倒是可以解些燃眉之急。
当即下令大笔一挥就直接将温家的公产私产全数充盈到国库之中。
案子还未审结下来,但所有人都已知晓结果。
那温家父子俩就是在等死罢了,过去与他们相交密切之人,没有敢上前为其说话的,而因科举一事捆绑在一起的那些勋贵人家,此刻也瑟瑟发抖的厉害。
毕竟做了亏心事,所以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害怕的很。
如此风声鹤唳的大半月,案子终于审结完毕。
白大郎拿了厚厚的案卷就呈递上去,两边站着凤海和言官应秦。
“陛下,此次查阅之中,发现被顶替的寒门士子共六十三人,自天启四年开始,温景松就开始收受贿赂,所更改之人皆在末榜上,既不惹人注目,又可顺利入职朝堂,至于顶替他们的权贵人家,皆记录在案,请陛下过目。”
在白大郎开口之前,启帝就知道里头的涉案之人不会少。
但真的打开了这奏折后,密密麻麻的皆是熟悉面孔时,他还是发了好大一通火!
“好啊,朝廷养他们这么多年,竟然一个二个的都是如此报答朕的!这上头牵连的人家不下二三十,且都是要职之人,他们这是要干什么?造反吗?”
“陛下息怒!”
第284章 尾声
白大郎身为白相之后,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弊关系。
此事若是交给凤锦旭办,只怕这些人都要被他给下了大狱。
而白大郎选择只是写了名单递呈上去,也是为着大晋好。
水至清则无鱼,朝廷也一样。
指望着全是忠臣并不实际,且若是将他们的帽子都给撸了,人也下大狱了,挑人出来顶替他们的位置可是个麻烦事情。
所以在一切事情没有办稳妥之前,动手是不实际的。
这道理,白大郎懂,启帝更是明白。
凤海和应秦也是为官多年之人,其中厉害自然知晓。
于是乎,白大郎对着启帝就上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