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怎么睡着了?”
“谁说不是呢,昨儿也不知怎么的,一下子就困了起来。此事可别让上头的人知晓才是,否则又要惹麻烦。”
“对对对!”回身看了一眼那铜锁,已经完好无损的挂在那里,伸了个懒腰后,二人又故作淡定的继续守门。
天色破晓时分,恪亲王府上下就热闹了起来。
洒扫和布置是前两日就安排好的,如今最热火朝天的地方大约就是厨房。
十几个厨娘并着婆子,忙碌的洗洗涮涮,择菜的,切块的,蒸炖的,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今儿来的最早的乃是恪亲王妃的娘家人。
他们早早而来就是为给皇长孙添盆的。
按着习俗,这些事情该在满月的时候就做了,只不过当时的恪亲王妃人在宫中,好些事情都未准备妥帖,加之又是皇长孙的添盆礼,自然不能马虎对待。
于是一来二去的就推到了今日。
王妃李氏,乃是出生在家族庞大的功臣之家,本来就尊荣无比。
今日又是为着皇长孙而来,自然不能输。
顶好的和田玉壁雕刻了寓意极好的百福图,此刻就挂在内厅之中的洗盆里。
盆中放置的乃是早就准备好的香汤,和若干有着吉祥如意说辞的干果。
昂贵的金丝帛做底,用彩色丝线绣满了如意祥云图样的锦缎抱被放在一边。
那木盆用彩色丝线缠了好些圈数,看上去喜庆又吉利。
好几个家里头孩子生养得好的妇人拿了钗镮就在里头搅动那水,一边搅,还一边说着吉祥如意的话。
逗得乳娘怀里的皇长孙,也好奇的瞧了过来。
他如今被喂养的已经是白白胖胖,十分可爱。
圆溜溜的眼睛像极了启帝,炯炯有神不说还格外的透亮。
李氏族人以王妃的弟媳为首,那好听的话就没停下来过。
“皇长孙可以下水了,王妃。”
搅动那香汤的其中一妇人乐呵呵的说道。
“嗯,将琮儿放下去吧。”
“是,王妃!”
很快,那胖乎乎的小皇孙就入了盆,只着一个绣着麒麟的肚兜,此刻由乳娘托着后背,拍水玩呢。
“快看呐,咱们皇长孙就是天生聪慧,你瞧瞧这水花拍得,比一般孩子可大多了。”
说话的是李氏族中某位叔伯的夫人,王妃在娘家时要喊一声“二婶婶。”
只见她一边说话,一边往里头扔铜钱,嘴中还念念有词的说道。
“盆儿圆又圆,皇孙福寿延。”
紧接着好些人也跟着把铜钱丢了进来,那落盆的声音吓到了皇长孙,只见他立刻哭喊起来。
“好啊,皇长孙这声音洪亮的很,日后定有好福气!”
他哭得越响亮,站在周围添盆的夫人们越高兴。
折腾了小半会儿,乳娘就将他给抱了起来。
而盆中立着的几个枣子,很快就被那眼疾手快之人给捡了起来,乐呵呵的给装进了袋子中。
民间有习俗,若是盆中的枣是站立的,那食之便能生儿子,故而此枣也有“麟儿枣”的说法。
没抢到的眼馋也没法子,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
用那提前准备好的锦缎抱被裹好之后,这添盆礼才算完成。
第266章 停战
乳娘将皇长孙抱走去内屋喂奶,所有人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了恪王妃身上。
只见她今日穿戴的十分华丽和精致,也可能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整个人仿佛散发着一种柔和的光芒,令人瞧了不由自主的想亲近。
“要我说啊,王妃今日这打扮倒是把外头来的所有女眷都给比下去了。”
那句尤其是卫家的,倒是按住没说。
恪王妃莞尔一笑,原本就是姣好的容貌,此刻更添几分贵气。
大约是长乐宫养人,自打她在宫中坐完月子回来后,整个人都透着往日没有的灵贵之气。
比起恪王妃,说是太子妃也不为过。
“嫂嫂倒是惯会笑话本王妃的。”
“王妃别谦虚啊,我说的可都是实话呢。”
掩帕捂嘴,轻笑了两声,只听外头传来了一阵大喊。
“馥雅公主到。”
此话刚刚落地,就见一个十岁上下的女孩儿走了进来。
模样和恪王妃生得很像,都是柔美恬淡的长相和气质,到底是养在皇后身边多年的,这一举一动格外有礼节。
亲王之女,原本只是郡主之位。
奈何她是启帝的头一个孙女,自五岁入宫教习后,就养在长乐宫中。
乖巧伶俐,又颇有大国典范,所以得了启帝的特封,越级成为公主。
“孩儿见过母妃。愿母妃常乐,愿幼弟无忧。”
说罢就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在场之人一个都指摘不出她的毛病,人人又夸起了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