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是累坏了,照顾大哥儿那么久,自然要多休息。”云絮一边给她披衣服,一边说道。
旁边的赤翎听到动响,懒洋洋的抬头起来,看见来人是熟悉的面孔,复又软了身子。
“这懒狐狸……”话还没说完呢,就见云絮咦了一声,走过去抱它起来盯着那锦带就好奇问道,“这东西是小姐给它系上的吗?奴婢怎么从未见过?”
伸手想去拉下来看看,无奈那锦带仿佛没有接口一般,一时不知从何处下手。
“我看看。”凤锦瑶低头瞧了一眼,总觉得这东西似乎有些眼熟,一时间却说不上来,“它戴着倒是好看。”
主仆二人说着话,还未深究下去,就听外头来人传话,说是白家的人都来了。
都来?
难不成外祖父外祖母也跟着过来了?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赶紧让丫鬟替自己梳洗。
长辈都来了,她一个晚辈磨蹭可不好。
顾不上去纠结这锦带的来路,只吃了三两口垫腹的粥,梳洗打扮妥帖后就去了前厅。
第121章 见地
才到廊下就听见一家子热闹的声音,进去一瞧,果然全家都来了。
外祖父母高坐堂上,父母双亲,并哥嫂在左侧落座,两位舅舅舅母和多日未见的思若表姐则在右侧。
“外祖父,外祖母见谅,阿瑶来迟了。”
说罢就朝着二老恭敬的磕头,这礼节是年初二就该做的,可惜凤家一直闭门谢户的,拖到了今日。
“快起来,快起来。”
二老虚抬一把,白老太太身边的翠谷上前将其扶了起来,凤锦瑶又朝舅舅舅母的方向恭敬的行礼,“见过舅舅,见过舅母。”
大舅母林氏听说了她的事情,眉头簇的厉害,还不等其他人说话就提前张口,“你这孩子,自己身子骨本来就弱还这样去照顾大哥儿,叫我们听了,担心了大半月呢。”
凤锦瑶笑笑,看向众位长辈都是担心的表情,赶快认罪赔礼。
“大舅母说的是,只当时情况突然,下回阿瑶一定注意。”
说是“责怪”,实际是担忧,这样被人关心的感觉实在是好,凤夫人跟着眼尖抹泪。
“好了好了,总算是雨过天晴,陛下赏赐给你们的东西也带来了,等允和的病彻底好清楚了,你们二人再入朝吧,否则让人抓了把柄,可难撇清。”
毕竟是会传染的天花,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纠葛。
“岳父大人放心,小婿知道如何做。”
“嗯,今儿过来是还有事要与你说,这里就让她们陪着你母亲说话吧。”
“是,那咱们去书房吧。”
见白相起身,两位舅舅跟着站了起来,凤锦旭已经入朝为官,自然要跟过去,倒是凤锦霖有些尴尬,不知自己该去还是不该去。
“走吧,你虽未入朝,但有些事情也该懂懂了。”白相瞧出他的犹豫,特地说道。
凤锦霖收起往日的乖张性子,恭敬有礼的答了声,“是”。
厅中的男人们都鱼贯而出后,之前一直不敢大声说话的白思若才跳了出来。
祖父严厉,一贯又重视规矩,若非他在,看见凤锦瑶的时候她就要说话了。
“阿瑶,可担心死我了。”
“大过年的,别乱说话,快摸摸木头。”大舅母林氏提醒道,看着二人如此交好,心里倒是真的高兴。
转头看向凤夫人身边坐着的文氏,开口说道。
“大哥儿这些日子遭罪了,我们带了好些补品过来,等他身子好了,记着炖给他吃才是。还有你,双身子的人要格外注意,算算日子,生产的时候正是盛夏呢,东都城向来夏热,正巧这次把凉玉垫子给你带来了,那东西用着既可降温,又不会寒凉,于你最合适不过了。”
文氏有些受宠若惊,她嫁过来好些年了,一直没怎么同亲戚们打交道,没成想,这位大舅母倒是心细。
“多谢大舅母挂念。”
“别谢我,要谢就谢你四舅母,这可是她的嫁妆呢。”
挪揄的指了指旁边端坐的温仪郡主。
四舅母乃是郡主出身,她的嫁妆指不定还是大内的东西,一时更加惊讶,犹豫着是否能收下。
“好孩子快坐下吧,你这两个舅母的好东西还多着呢,你只管用就是。”
白老太太发话了,在场人才乐的笑开。
文氏的那点子拘谨也慢慢散开,热热闹闹一家子妇人小姐的,说了好一会儿东都城的八卦,又叫人去准备饭菜,总算是可以整整齐齐的吃顿团圆饭了。
书房那一头,此刻却有些风雨欲袭前的晦暗。
凤海紧簇眉头,原以为岳父大人叫了他来是说别的,没想到竟然是升迁一事有了定论。
“大哥说的可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