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将茶杯重重的的放在桌子上,里头的热茶溅了些出来烫了手背,她也浑然不知。
她倒是个心里不藏事的主,凤锦瑶想起上一世与她结交的那些“好姐妹”们,谁不是人前笑意盈盈,人后蛇蝎心肠的,倒是这白表姐,是个耿直的。
“表姐为何动怒?可是因为她这一手出色的琴技,被四舅舅说了?”
一句话就将白思若的心事揭了出来,她倒是脸红了片刻,随后坦然以对。
“父亲说我年逾十六,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本事来,倒是这堂妹虽长在琼州,但一举一动到更似东都世家嫡女的作派。他这么喜欢,干脆要了她做女儿得了,倒是也放我个自由。”
眼中的失落和不甘尽显,一副小女儿的倔强表情,让凤锦瑶看了有些心疼。
“表姐真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本事?我可听二哥说了,你投壶厉害的很,那准头不在他之下,可惜四舅舅和四舅母看你看得紧,否则骑射上的天资怕是比二哥还要厉害些。”
“那有什么用,父亲总逼着我读书,母亲又日日派了教习嬷嬷来教规矩,好似非要把我打造成另一个卫兰萱才满意。”
白思若神情倦怠,说起这些话来心中的烦闷又被勾了起来。
卫兰萱,东都卫国公的嫡长孙女,卫贵妃的嫡亲侄女,一直都是东都城中有名望的世家贵女。
凤锦瑶闲时听四舅母提起过,后院里头的夫人们想到她,人人眼神里都满是欣赏。
因此,白思若才总有种矮人一头的感觉。
如今,还又多了个白思菡,她如何能不气!
第11章 寿宴
凤锦瑶见她这样,倒有些于心不忍,于是开口安慰道。
“好了,今儿外祖母寿辰,我瞧水榭那边放了投壶,估摸着男女宾客都能一展风姿,届时你就露露脸,好让大家也知道知道,卫家女清规严律,白家人也不尽是斐然之辈。”
“真的?”白思若眼神里一下就有了光,凤锦瑶哄她跟哄个孩子似的,也跟着点了点头。
姐妹俩说说笑笑的,倒是亲近了不少,直到外头丫鬟来说有宾客到,她们才起身前去迎接。
此刻的白府门口宾客盈门,马车一驾接一驾的停靠了大半条长安街,外头的摊贩抢着热闹就在附近扎堆儿摆摊,贺寿声,吆喝声,一浪接一浪。
白府的秦管家让看门的小厮拿了些糖炒的栗子分给外头眼巴巴望着的孩子们。
得了吃食,孩子们高兴的恭贺起白老夫人,秦管家瞧了,一向冷峻的脸色也跟着有了暖意。
后院中,此刻也跟着热闹起来。
白老夫人年轻时闺中玩得最好的有两位。
一个是郑国公家的老夫人,一个是骠骑大将军府的太夫人,如今二位一左一右的正陪着说话呢。
“到底是你有福气,我听说你家小七也有身孕了?”
白老夫人对着郑国公夫人就一脸开心的笑问着,她们这个年纪,最喜欢谈论的就是家长里短的那些事儿。
这位郑国公夫人年轻时候生孩子难产,伤了身子,所以膝下只有一子,原本想着子嗣恐怕艰难些,郑国公夫人还特意纳了几房良妾,谁知郑国公却是个爱妻如命的人,遣散了家里头的侍妾不说,就守着夫人过日子。
世子长成之后,娶了尹家的姑娘,那肚子就跟开过光似的,一胎接一胎,连着生了七胎,四子三女,个个出众,如今连最小的姑娘也有了身孕,家族人丁兴旺的很。
“可不是,只是她胎还没坐稳,我让她在家里头多歇歇,热闹就不凑了,等她顺利生了以后,再让她来给妹妹你请安就是。”
“子嗣要紧,我这老婆子身体好着呢,到时候还要给我这亲亲的小重孙备份好礼才是。”
“就你宠她们。”
两位老夫人说得热闹,旁边的太夫人倒是不爱言语,只静静的听她们二人闲话,嘴角处也透着微笑。
白思若带了凤锦瑶前来,才刚进了寿康院的大门,就兴高采烈的对着一女子打起招呼来。
“明月,我在这边!”
被唤做明月的人,正是许阁老的孙女,许明月。
眉似弯月,杏脸桃腮,远远一看,人如其名,皎洁的似一轮明月,让人看了既觉亲近又怕亵渎。
“这是我凤家表妹,你唤她阿瑶就是,之前身子骨不怎么好,所以也很少参加宴席,今儿趁着人多,带她出来多见见人。”
白思若在一旁介绍着说道,言语间多了几分亲昵。
“许姐姐好。”
“阿瑶客气了,这小霸王可从未给我介绍过姐妹呢,你能得了她的眼,可不容易。”
许明月打趣着说道,她与白思若可谓是一见如故的手帕交,两人关系不是一般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