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蓂(418)

作者:挺木牙交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可就当即将看清的一刹那,那叶子印记却又完全消失了。

女修琢磨一会,伸手把酣睡的小孩拉到怀里。

“谢谢师叔!”荆九秋开心道。

女修一笑:“反正昧洞也不是不能多养个人,不知道这小孩叫什么名字。”

话音未落,从小孩衣服里掉出一枚刻字的冰牌,清脆的一声响,荆九秋奇怪地捡起来,辨认道:“经、香——这是什么,名字吗?”

小孩没有回答,依然蜷缩着睡得极沉。

冰牌立刻在荆九秋手里融化成水,荆九秋拍拍手,有点手足无措,女修安慰道:“等醒来告诉他好了,没关系,万一人家还想改个名字呢。”

荆九秋眼睛亮亮地盯着小孩:“好啊好啊。”

回到山洞,尊主放下手里的一册《微阳经》,在灯下抬头,笑了:“怎么还捡了个小孩回来。”

“给师兄捡个徒弟,好像叫什么经香。”女修开玩笑道,“不如跟着师兄,姓归吧。”

尊主绕过木桌,屈指刮了刮小孩的鼻梁,又摸摸他的眉心,觉得女修的建议甚好:“若他醒来愿意改名,那便叫作‘归一舸’好了。”

“何意?”女修问。

“至今仍望一舸归。”昧洞尊主意味深长道,“他若在昧洞,就是归一舸,若他不在昧洞,那就是经香。”

女修点点头。

荆九秋也高兴地拍手。

尊主把小孩从女修手中接过来,在怀里颠了颠,又抬头看向他的师妹,温和问:“阿碧,你什么时候走呢?”

女修愣了一下,揉着荆九秋的头,嘴里道:“快了吧。”

尊主点头。

女修忍不住问:“师兄不留我么?”

“我留你就不走么?”尊主含笑反问。

女修摇头。

“很多事都是这样的,强求不得。”尊主豁达道,“留不下的人何必强留。”

荆九秋本来在专心致志地观察他的小师弟,闻声抬头疑惑道:“师叔?你要走吗?”

“嗯,是呀。”女修答。

“要去哪里呢?还会回来吗?”

“嗯,我要回我的家乡,叫作锦杼关。”女修笑着说,“我的孩子们也在那里。”

女修腰间摇晃的玉牌上写着:昧洞、锡碧。

“世间万事难能如愿。”尊主说,“阿碧,师兄祝福你。”

女修行了个礼:“多谢师兄。”

女修在一个月夜悄悄地离开了昧洞,她不知道师兄其实发现了她的计划,也不知道师兄就在高处,没有出声地静静地目送她登上一艘小舟离去,飘扬的衣摆几乎要融化在无休无止的鹅毛大雪里。

荆九秋从梦中惊醒,打着哈欠,懵懂而目不转睛地盯着师尊。

一晃数年之后,归一舸长大成人,知道、却从不提自己冰牌的名字。

他不修刀剑,以符阵入道,用的就是那支名为“风月”的笔,除此之外对于月蓂术简直是无师自通,如同从娘胎里带来的一般。

但归一舸对荆九秋说:“昧洞的传人一直是师兄,从来不会是我。”

归一舸笑:“我可从未打上过昧洞的徒印。”

荆九秋不解其意,他其实完全不在意传人会是谁。

望着归一舸的背影,荆九秋从心底腾起一阵从小到大都弥漫在他心头的恐慌,于是神使鬼差般开口道:“师弟,你会走吗?”

归一舸坐在雪山的山洞洞口,悠闲地吹着口哨,手指不怕烫地拨弄银箔灯闪烁的火苗,没有回答他。

几年后一个平平常常的午后,归一舸辞别尊主要下山。

尊主早有预感地点点头,老态龙钟地靠在椅子上,望着归一舸出洞后在阴影里颤抖不已的荆九秋,道:“阿九,莫要执念。”

“我……”

荆九秋喉结抖动,没能说出一句话来。

尊主长叹:“那就去告个别吧。”

荆九秋匆匆奔下山,雪粒砸在脸上,他看见归一舸的身影既缥缈又虚无,仿佛出现在梦里,在梦中的河里,在梦中河的一叶扁舟上,不见面容,江面冷雾般触之即散。

归一舸扭过头来,挥了挥手:“师兄!不必送了!回去吧。”

“为什么不留下来呢?”荆九秋忍不住问。

“为何要长留呢?”归一舸遥遥回首。

“你不会用这个名字了,对吗?”荆九秋觉得嗓子里好像堵着什么东西。

“当然。”

“师弟,天命难违,留下——”

归一舸打断他,微笑着安慰:“天命难违的意思是,就算我不做,也不会不发生。”

就像当年荆九秋和师叔在冰缝里捡到七八岁的归一舸。

归一舸在山下的荆棘和大青石的苔藓上捡到了另一个襁褓中的孩子。

归一舸摸摸孩子的眉心,弯起眼睛:“那让他同你姓吧,师兄,单名一个苔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