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明月(173)

老太太有特意交代,他若不在家,不许有人去他的房间逗留、休息。

平日打扫卫生都是老太太亲自动手,可老太太上半年老年痴呆症严重,已经记不清这些,除了老太太,是谁打扫的?

周肆心里隐约有个答案,却又不敢断定。

他湿着头发出去,刚好碰到上楼的周盛清,周盛清看他十月的天还穿着短裤短袖,再看他顶着一头湿哒哒的头发,皱了皱眉,转身走进二楼公用卫生间,从收纳柜里翻出一条崭新的毛巾递给他擦头发。

周肆随意擦了几把,而后搭在肩头,叫了周盛清一句,让他去书房谈事。

周盛清时隔多年,再次听周肆叫一声爸,一时间忍不住热泪盈眶。

父子间哪有什么隔夜仇。

纵然再有龌龊,也不该老死不相往来,或者视对方为无关紧要的陌生人,遇到生老病死,还是最亲近的人才为之担心、后怕。

想通这点,周盛清心里越发不是滋味,急忙拢起笑脸答应周肆。

父子俩十几年来难得有如此和谐的瞬间,两人一前一后进到书房,周肆阖上书房门,主动坐到周盛清会客沙发,接了一壶水,准备泡茶。

慢条斯理做完这一切已经十分钟过去,周盛清见他迟迟不开口也未逼迫,而是坐在对面,静静看他泡茶。

头汤倒掉,第二道茶汤汤色漂亮干净,茶香四溢,周肆给周盛清斟了一杯,又为自己的杯子添置一杯。

轻抿一口,很容易尝出这茶产自哪年哪地哪月。

几句闲聊下来,周肆搁下茶杯,表情肉眼可见严肃起来,他翘起二郎腿,手搭在膝盖摩挲几下,终于清嗓子进入正题:“我今日过来是想同你商量一件人生大事。”

周盛清见状,也意识到事情不简单,默默搁下茶杯,仔细听他下文。

“奔三的年纪,也该成个家了。跟小饺儿两情相悦,满打满算谈了快一年。”

“她去西班牙留学,我也跟过去待了几个月。没曾想这事被徐姨摸了个底儿,她亲眼撞见我俩同居,处在盛怒中,跟我下通牒,两个月之内跟小饺儿断个一干二净。”

说到这,周肆嘴角扯了下,脸上透出一丝无奈,“这事儿肯定是不可能的。毕竟是小饺母亲,又是长辈,我再怎么不情愿也不能跟人面对面硬来,只能承诺先行回国。”

“今儿我回来跟你说这些是想请你帮个忙,您上门去替我向沈叔提个亲,顺便在他面前替我说说好话,把这名头先给定下来。”

“徐姨不想小饺不清不楚跟着我,我也能理解。只是要想逼我放弃小饺儿,是没这个可能的。”

“别说徐姨,就沈叔面前我也是同样的话。真要计较到底,我也是能争一争的。”

“我这些年虽然没混出个什么名堂,可也不是什么随意任人拿捏的主儿。要小饺乐意,我随时可以带她领证。”

“不过到底是婚姻大事,人生只这一次,我不想她委屈。三书六礼,我一样也不想少她。”

怎么说?周盛清听完周肆这番话,忍不住惊叹。

儿子有了定下的心,他八百个情愿,却没想他看上的姑娘是沈家丫头。

他跟沈文光关系倒是不错,可如今伸手要的是对方小女儿,能这么轻松?

况且周肆的名声在这大院着实不太好,家里有女儿的到了年龄生怕遇到他,有几家还为此搬走。

虽然周肆从来没这个心,可对方不得不防。其中他那老友沈文光不止一次在他面前感慨:周肆这孩子什么都好,就男女关系上实在太混乱。

周盛清当时跟周肆互相看不顺眼,听完拍拍桌子,也跟着骂,连带着说了不少他的坏话。

如今想想,周盛清止不住地后悔。

早知道这样,他那时就该多夸夸周肆,别让沈文光留下「周肆不靠谱」的印象。

想到这,周盛清难为情地叹了口气,端起已经凉透的茶杯小酌一口,面带难色地问他:“你跟我说句实话,你是真想娶那丫头,还是跟我说笑?”

“你若真心诚意,我今儿就是拼了这张老脸,也替你去求情说理去。”

周肆抬眼锁向周盛清,见他犹豫不决,滚滚喉结,神情说不出的严肃:“自然是真心诚意求娶。”

“若是玩笑话,我何必一下飞机就往大院赶,大半夜不睡跟你在这折腾?”

周盛清确认完,颇有站在统一战线的战友感觉,起身拍拍周肆的肩头,跟他承诺:“这事儿包我身上,我一定给你办妥当。”

周肆解决一件大事,格外珍重地跟周盛清道了声谢。

周盛清闻言顿时热泪盈眶,忍不住感慨,真得感谢这丫头,否则他父子两哪能像现在这样坐一块儿喝茶谈事。

上一篇:我知暗涌下一篇:殊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