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正在偏殿里面。”
“快带哀家过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偏殿门口。
偏殿的大门牢牢紧闭,不论臻贵妃如何敲门叫喊,里面的人都不肯开门。
太后在嬷嬷的搀扶下走过去,冲着臻贵妃厉声问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皇帝刚刚驾崩,你们就不能消停点吗?!”
臻贵妃眼眶红红的,已经是泣不成声:“都是妾身的错,都是妾身的错!”
太后见她翻来覆去就是这么一句话,烦躁地骂了句没用的东西。
殿内传出太子的声音。
“皇祖母请不要责怪母妃,一切都是孙儿自愿的。
母妃怀胎十月生下孙儿,又含辛茹苦地将孙儿养大。
要让孙儿眼睁睁地看着母妃去死,请恕孙儿实在是做不到!
但父皇金口玉言,儿臣不敢违抗父皇的遗愿。
思来想去,孙儿只能用自己的命去抵母妃的命,如此方能忠孝两全。
还望皇祖母成全!”
太后差点被他这番说辞给气死。
她怒斥道:“你是忠孝两全了,可你有没有想过你死后这大周江山怎么办?”
太子反问:“大周一向都是以孝治天下,若孙儿能够眼睁睁地看着母妃死在面前,便是大不孝,不孝之人还如何治理天下?还如何以身作则?”
太后无言以对。
她只能扭头去看左右丞相。
这两位可都是状元出身,口才厉害得很。
现在正是他们发挥能力的时候。
左右两位丞相顿时头大如斗,心里叫苦不迭。
这可真是躺着也中枪啊!
第677章 :退让
两位丞相既不想得罪太子,也不想得罪太后。
他们索性装作没有看明白太后的意思,齐齐跪下去,高呼太子殿下一定要保重身体!
太后等了半晌没等到他们接下来的话,不禁有些恼怒。
“你们平日里不是很能说吗?今儿怎么不继续说了?”
两位丞相低垂着脑袋,一副老实认错的模样。
“太后娘娘教训得是,臣等知错。”
他们嘴里说着知错,却一点都没有要改正的意思。
气得太后面色难看。
她在心里把这两个老家伙给记恨上了。
他们就是故意揣着糊涂装明白,老奸巨猾的东西!
以后别让她找到机会,否则她非要狠狠教训这两个老家伙不可!
身边没人愿意帮自己说话,太后自己又说不过太子,被逼无奈,她只能做出退让。
“太子,不管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好好地跟哀家说,只要是不触犯宫规国法,哀家都可以答应你,你千万别想不开。”
太后虽然有过废太子的想法,但那是在皇帝还活着的时候。
有皇帝坐镇,就算她要换太子,也能名正言顺,过程中能少去很多麻烦。
可如今皇帝已经死了,还留下遗照让太子继位。
文武百官也都已经知道此事。
倘若太子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个三长两短,朝野必定会大乱。
摄政王如今还在外逃窜,万一他趁乱杀回来谋朝篡位可怎么办?
太后不敢去赌这个万一。
李琼的声音透过房门传出来。
“皇祖母此话当真?”
见到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太后急忙抓住机会,飞快地应道。
“两位丞相都在这里,有他们作证,哀家肯定说话算话!”
过了片刻。
房门被推开,身穿一袭白色素衣的李琼迈步走出来。
他披散着头发,手握一把宝剑。
剑锋雪亮,晃得在场所有人都心惊胆战。
“皇祖母,圣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孙儿既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母妃去死,也不能违逆父皇的遗愿,为今之计只有削去头发,以此抵消母妃一命,恳求皇祖母允许。”
说完,李琼便一把抓住自己的头发,举剑要去割发。
这一幕把在场所有人都吓坏了。
太后失声惊呼:“万万不可!”
臻贵妃不管不顾地扑上去,双手抓住剑刃,不让李琼的剑刃落下去。
锋利的剑刃割破手掌,鲜血溢出来,顺着手腕滴滴答答地往下落。
李琼慌忙松开宝剑:“母妃,您这是做什么?”
臻贵妃也松开手,任由宝剑落地。
她展开双手,细腻白皙的掌心已经血肉模糊。
她哽咽着道。
“好孩子,本宫知你一片孝心。
但你身为储君,是大周朝未来的皇帝,自古以来哪有皇帝削发的?
你切不可坏了规矩,损了帝王颜面。”
李琼急切地道。
“规矩和颜面哪有母妃的性命重要?
只要能让母妃或者,儿子什么都愿意做。
先不说这些了,您快进去坐着,儿子这就让人去请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