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身居深宫的贤妃也备受观众,许多小妃嫔来向她道贺,连太后都特意把她叫过去说话。
贤妃非但不觉得高兴,反而更加不安了。
她的脑子里就只剩下八个字——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这绝不是个好兆头。
贤妃让人传了个口信给东阳王,说是想跟他商议成亲的事情。
李昊不疑有他,抽空进了一趟宫。
贤妃看着儿子那副春风得意的样子,当即沉下脸,冷冷道。
“你眼里到底还有没有我这个母妃?!”
李昊愣住,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没了。
他赶忙问道:“母妃为何要说这样的话?可是儿子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的?”
贤妃:“当初我让你别去管紫鹃的事情,你当时答应得好好的,为何转眼就把我的话丢到了脑后?”
李昊语塞。
此事的确是他做得不地道。
他窘迫地辩解道:“我原本是不打算多管闲事的,是我身边的人恰好发现了四皇子露出的马脚,所以我才会将此事禀报给父皇,再说了,这种事情干系重大,我既然知道了,就该告诉父皇。”
贤妃:“恰好?你怎知就一定是恰好?你怎知那不是别人挖好的坑?你太冲动了!”
李昊:“您想多了,事情的确就是四皇子干的,人证都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呢,父皇都已经下令将四皇子抓起来了,这事儿不可能有坑的。”
贤妃看着儿子那自信满满的样子,知道自己不管在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了。
她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
希望一切真如昊儿所说的那般,不会再出现转折。
贤妃稍稍放缓脸色:“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你接下来可得老实些,莫要再招惹时段。”
李昊乖顺应道:“儿子知道了。”
贤妃命人拿出几幅画像。
“这些画像上的女子都是我精心挑选出来的,无论是家世背景,亦或是相貌才情,她们都是极其出挑的,你看看有没有中意的?若是有,我便上报给圣人,请他给你们赐婚。”
李昊看着那些画像,开始挨个挑拣起来。
他母妃说得没错,这些女子全都是上京城里最拔尖的,各方面都近乎完美。
这让他挑得有些眼花,一时间竟拿不定主意。
其实贤妃最开始看中的并非这几家的姑娘。
是在李昊被册封为东阳王后,京中的上流圈子闻风而动,那些家中有适龄待嫁女的,纷纷想办法将画像递到贤妃面前,希望能让自家女儿入了东阳王的眼。
如今东阳王可是储君之位的不二人选,一旦跟他攀上关系,就等于是一脚踏上了青云路。
贤妃哪怕心里不安,也还是收下了那些人家递出的橄榄枝。
开弓没有回头箭。
若能让昊儿娶个家世雄厚的正妃,将来真要到了争夺储君之位的那天,昊儿也能多几分胜算。
经过一番挑挑拣拣,李昊最终选了太尉之女为正妃,又定了御史大夫的孙女为孺人。
不管是太尉,亦或是御史大夫,都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李昊与他们联姻,日后必定获益良多。
当天下午,贤妃就去求见皇帝,将李昊的婚事跟他说了。
皇帝得知李昊选中的是哪家闺秀后,沉默了片刻,最终什么话都没问,直接命人草拟圣旨,为东阳王赐婚。
李昊在得到郡王爵位后不久,又得到皇帝的赐婚,订婚的对象还是太尉之女。
这般荣宠,几乎都快要超过已故的太子了。
赐婚过后便是下聘和定亲。
等这些流程走完,时间已经进入七月。
天气越发炎热。
皇帝决定前往玉清山避暑。
第370章 :服毒自尽
这次跟随御驾前去避暑的热人员名单里,照例有昭王的名字。
原本花昭容也在伴驾名单之内的,但因为七皇子年纪尚小,最近又有些拉肚子,花昭容放心不下他,便谢绝了皇帝的好意,决定留在宫中照顾儿子。
最近风头最盛的东阳王竟然不在名单之内。
起初大家都以为是皇帝不小心遗漏了,直到皇帝下旨宣布,在他离开上京的这段时间里,由东阳王暂代监国之职。
大家才恍然,原来皇帝是想借机磨练东阳王处理政务的本事。
果然,皇帝是有意要将东阳王栽培为储君人选。
贤妃得知此事,心里越发不安。
她很清楚自己的儿子有几斤几两,让他上阵杀敌没问题,但要让他跟朝中那群老狐狸周旋,他肯定是要吃亏的。
于是贤妃也主动申请留在宫中,方便她看着东阳王,免得他被人卖了还给人输钱。
花漫漫对这趟避暑之行还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