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寂抬头望去,看到城墙上方站着不少官兵。
那些官兵正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这些流民,神情很是冷漠。
仿佛在他们眼里,下面那些都只是一群无关紧要的蝼蚁而已。
城门附近的墙根处躲着一家人,其中有个小女孩已经饿晕过去了,一个妇女正抱着她哭。
花漫漫走过去,将最后仅存的一个野果递过去。
妇女见到有吃的,立刻就不哭了。
她一把抢过野果,塞进自己嘴里,咬碎了之后再喂给女儿。
一个野果并不能改变目前糟糕的处境,但至少可以让小女孩的气息不再那么微弱了。
妇女喂完女儿后,方才看向花漫漫。
她那张枯黄消瘦的脸上流露出窘迫之色。
“对不起,我刚才太着急了,我……”
花漫漫摆摆手表示没关系。
她蹲下身,看了看她怀中的女儿,问道:“你们为什么不进城?”
因为那个野果的缘故,妇女此时对花漫漫充满感激。
听到花漫漫这么问,妇人也不遮掩,如实说道。
“据说是因为县令不让我们进城。”
花漫漫不解:“为何?”
妇女:“具体我也不清楚。
据说是因为之前曾有流民在城中闹事,引起了城中百姓们的不满。
县令老爷把影响到城中的治安,于是下令关闭城门,严禁流民进城。”
花漫漫:“既然进不了城,您们为什么还留在这里不肯走?”
“因为城中的高家和邓家、曹家会在城外施粥。”
妇女说到这里,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虽然只是寡淡无味的清水稀粥,但至少能入口,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已经算是难得的好东西了。
李寂听到这里,忽然开口了。
“那三家是什么人?”
妇女顺势看向李寂。
经过连日赶路,李寂身上的衣服已经变得皱巴巴,被雨水打湿的头发贴在脸上,嘴唇发白,看起来比之前要落魄很多。
可即便如此,他那挺拔的身姿,以及出色的容貌,仍旧在一群面黄肌瘦的流民之中鹤立鸡群。
因此妇人在看到他的时候,忍不住愣了下。
花漫漫解释道:“这是我的相公,他叫李二狗。”
只是初次见面,其实没必要介绍名字。
花漫漫这明显就是在故意促狭李寂。
李寂微微一笑:“她是我媳妇,你可以叫她狗嫂。”
花漫漫:“……”
妇人并未注意到这两人之间的机锋,接着之前的话题继续说道。
“高家、邓家、和曹家都是伏安县本地的大族。
据说他们族中都出了不少厉害的人物,甚至还有人入朝当了高官的。
即便是本地县令见了他们都得礼让三分。
他们三家都是心地善良的好人,得知咱们遭了水患,无处可去,便每隔一日会在城外的粥棚给大家施粥。”
她说到这里抬手指了下不远处的一个草棚。
那里便是施粥的地点。
如今草棚已经被一群流民给占领了,里面挤满了人。
花漫漫:“这么说来他们三家都是好人啊。”
妇人使劲点头:“对啊,他们可都是大大的善人,比县令还好呢!”
县令不管他们的死活,可那三家人却愿意施粥给他们。
两相比较,谁优谁劣自见分晓。
李寂问道:“朝廷未曾施过粥吗?”
妇人撇撇嘴,语气颇为愤恨。
“那群官员最是凶恶了,都不把我们这些流民当人看,又怎么会舍得分粮食给我们?
我听说在县衙的仓库里存着许许多多粮食。
但县令老爷就是不愿意拿出来,我们也没办法,只能干看着。”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金铃儿忽然开口了。
“高家在本地很厉害吗?”
第137章 :这可怎么了得?!
妇人毫不迟疑地给出肯定的答复。
“当然啊!高家可是伏安县里最厉害的大族,他们不仅人丁兴旺,据说他们族长的小儿子去年还考中了举人,只要今年秋闱时再考中进士,就能入朝当官了。”
在普通百姓眼里,能当上官的人都厉害得不行。
即便只是个七品芝麻官,在他们眼里也都跟天老爷似的,可望而不可即。
金铃儿追问道。
“高家族长的小儿子是不是叫高长明?”
妇人仔细回想了下:“似乎是叫这个名字吧,我也只是听人说起那么一次,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小姑娘你问这么清楚做什么?难道你认识高家的人?”
花漫漫和李寂也都看向金铃儿。
金铃儿尚未开口,金思年就脱口而出。
“高长明是我未来姐夫!”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一惊。
金铃儿慌忙捂住弟弟的嘴,同时说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