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和离仅仅半个月,公主就下令杀了徐铸久。
杀徐铸久那天,公主说,或许……她当初就不该嫁徐铸久。
如今,一切重来,他想阻止,可她却再一次坚定地选择了徐家。
东方陌看着面前受过杖刑的冯德,久久不语,最终道:“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好好养伤,暂时静默不动。”
“是,那公主那边……”
“公主那边,我再想办法。”东方陌说。
冯德已被怀疑,此时蛰伏不动才是最好的做法。
“是……那小的,先行告退。”
冯德离去后,东方陌才缓步走出密林,望向远方高高的宫墙。
要怎样,她才能放弃嫁徐铸久?
此时的万景宫内,昭宁坐在花窗旁,静静看着天边的月色。
心事繁多,她不想睡,更何况白日睡过,此时也睡不着。
舅舅已去与徐家联络,也许明白,或是后日,就会带来消息,告诉她结果。
若一切顺利,那她也许会在两三个月内成婚。
那个人,她从未曾见过,他的名声,也让她对他生不起一丝一毫的旖旎情绪来。
每每想起这些,她的心便开始痛,不是为她嫁给徐铸久的事,而是为顾清允。
他明知道她的处境,明知道若不嫁他,就要和亲回纥,或是自己随便找人成婚。
而他,依然就这样放弃了她。
好狠,好狠,仿佛他们过去的五年,什么都不算……
她伸手执起面前的清酒,仰头一口饮下。
尔后,闭上眼,那酒似化成了泪,从眼底涌出。
与她想的一样,两日后,舅母进宫来告诉她,舅舅已同徐骥见过面,徐骥态度上并未拒绝,此事初步有了眉目。
后续薛家还会继续联络,而三日后便是对高句丽王的献俘大礼,那一日徐骥将会进宫,到时她可与徐骥见一面,亲自订下这桩婚事。
说起高句丽王,昭宁便又想起了那日在楼外楼上见过的东方陌。
此次东征高句丽归来,东方陌受封卫国公,官至一品,食邑三千户。
非开国功臣,非名门之后,非皇室宗亲,却因战功而成了二十四岁的国公爷,天纵英才,不过如此。
可惜,她与此人不熟,如果他未娶妻,如果能与他成婚,哪怕他有十多个侍妾二十多个儿女她也愿意。
三日后,大周在晗光殿前举行献俘大礼。
四品以上官员及三品以上皇亲皆须到场,这其中,主角便是此时东征得胜的各路将领,以及乘着囚车被送至金安城的高句丽王,当然,还有掌着朝政大权的萧圣人。
此次东征,东方陌率军一路攻进高句丽都城,活捉了现任高句丽王,与大军一同押回了金安城,而今日,高句丽王将要以俘虏身份拜见大周皇帝。
可惜,如今的大周皇帝是萧圣人立的五皇子李宏,而不是她父皇。
父皇在世时,曾亲征过高句丽,最终无功而返,直到临终前,高句丽都是他心中憾事,还曾想过再次东征,若是今日的献俘大礼由他来受,不知他心中是何等的欣慰。
当萧圣人与皇帝圣驾到来后,献俘大礼开始。
一袭银光宝甲的大将军站到了晗光殿前的高台之下,面色如霜,开口道:“带战俘。”
此人,正是东方陌。
昭宁静静望着那年少的将军,日光照在他身上的铠甲上,射出耀眼的银色光芒,让人几不能睁眼。
那日,她在上,他在下,俯首之下,已觉气势逼人,如今隔着这么近的距离仰望此人,越发觉得威风赫赫。
才从战场归来的他,似乎还带着一种慑人的杀气。
可他的神情却不似别的武官那样张扬与不可一世,而是一种冷漠与孤僻,似乎他身在这俯瞰群臣的荣耀中,却又并不沉溺于这荣耀,那样平静而沉着的目光,不像个封狼居胥的少年将军,而像个看惯了世间荣辱的冷血政客。
昭宁从未见过这样的人。
如那日在楼外楼一样,她再次将目光投射在这功绩累累的将军身上,久久不能挪开。
他一声令下后,没一会儿,关押着高句丽王的囚车被拉了过来,高句丽王戴着手链脚链,从囚车上走下来,跪地觐见。
昭宁发现这高句丽王看着并非昏庸之辈,相反,其人身材魁梧,目光矍铄,哪怕身为阶下囚,面见大周皇帝也并无畏惧之色,满面宁死不屈之态。
难怪高句丽这些年势力渐大,难怪当初父皇御驾亲征也未收服高句丽。
从这高句丽王的面目来看,也知高句丽国力强盛,军队骁悍。
这样的王国,却被东方陌打败了,还生擒了高句丽王。
萧圣人与皇上的脸上,俱都呈现着无法比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