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迟迟不走,冯媛小声道,“这,这是定亲信物……”
宫女当没听见,用眼神催冯媛快点。
因为耽搁的时间有点久,安王妃往这边看,就看到冯媛手腕上的血玉镯,她眉头皱了皱,看向宋皇后道,“为受苦受难的百姓捐赠是好事,只是有些首饰不多贵重,却是祖辈留下的念想,可否允许买回来?”
宋皇后还没说话,秦贤妃先一步道,“这是自然。”
戴进宫的首饰都是心头好,有些更是钱都买不到的,祸已经闯下了,只能尽量挽救了。
她这回是被坑惨了。
算计她,她会防备,谁想到会把主意打到她女儿头上,秦贤妃恨的咬牙切齿。
有秦贤妃这话,冯媛就没犹豫,把玉镯摘下,小心的放到托盘最下面,这举动,安王妃看的别提多高兴了。
重视定亲信物,就代表重视她儿子啊。
等宫女端着托盘到苏棠和王妃跟前时,托盘已经满的放不下了。
苏棠和王妃把头上的钗簪都取下,放到托盘里,王妃戴的那套是王爷打着送给苏棠的幌子挑的给王妃的,苏棠的头饰是谢柏庭在沁玉轩挑的,值钱,但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捐的不心疼。
全部放下后,苏棠回头看南康郡主和赵嫣。
赵嫣的脸色是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她是上赶着来捐首饰的,她有孕在身,宋皇后就是点名让她来,她都有借口回绝。
苏棠想看的不是赵嫣的懊悔和气愤,而是那块她想看背面的玉佩,也被放到了托盘里——
苏棠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真是瞌睡了给她送枕头,口渴了给她端茶。
她想看玉佩。
机会这不就来了么?
秦贤妃坐在上面,看着六个宫女端着托盘,每个托盘都满满当当的,她的心都在颤抖。
宋皇后那笑容别提多晃眼了,道,“本宫和贤妃代皇上代那些难民谢诸位夫人小姐的慷慨了。”
苏棠笑了笑,道,“我们都捐了,贤妃不捐首饰吗?”
秦贤妃愣了下,赶忙拔头上的首饰,当即有宫女端托盘过来接着。
秦贤妃把首饰卸了个干净,宋皇后和夏贵妃脸有点绿了,大概没想过她们也要捐。
现在秦贤妃捐了,她们不捐可说不过去。
捐首饰倒没什么,而是人靠衣装马靠鞍,那些贵夫人把首饰摘了,就像耀眼的明珠一下子褪去了华光,宋皇后的气势可全靠头上的凤冠撑着,夏贵妃也差不多。
那些贵夫人和大家闺秀没见过宋皇后不戴凤冠的样子,只觉得心下痛快了不少,论胆大,还得看靖南王世子妃的。
除了她,估计没人敢让秦贤妃她们也把头饰摘下来了。
宋皇后不习惯在外人面前不戴首饰,今日宴会的目的也达到了,宋皇后道,“今儿的宴会就到这儿吧。”
宋皇后话还没说完,夏贵妃已经起身了。
她们一走,那些贵夫人脸上硬挤出来的笑容就维持不住阴沉了下去,苏棠要和王妃离开,刚走出大殿,那边传来一声轻唤,“靖南王世子妃留步。”
苏棠侧头,就见一身鹅黄色宫装的宫女走过来,福身道,“靖南王世子妃,贤妃娘娘有请。”
第522章 武功
秦贤妃找她?
秦贤妃不是一直恼她连累她娘左相夫人摔断了胳膊一事么?
虽然奇怪,但秦贤妃派宫女来请,苏棠不能不给面子。
可是——
她要借口赎回首饰看赵嫣的玉佩啊。
这不是耽误她的事吗。
只能把这重任交给茯苓了。
交代茯苓几句,苏棠便随宫女离开,走了十几步,苏棠就看到了钦天监刘大人的夫人,就是那位传奇女子,她身边站着位姑娘,看着大家纷纷离开,道,“娘,您不是说干旱之后极可能还有洪涝,甚至兵灾吗,这才刚干旱,就要百官捐款了,后面更大的灾难要怎么办?”
那姑娘忧心忡忡。
刘夫人轻斥她道,“这是朝廷的事,不是你和娘能过问的。”
那姑娘嘟嘴,绞着手中绣帕。
苏棠离她们就几步,那姑娘说的话她听得一清二楚,她望过去的时候,刘夫人也在看她,苏棠没来由的生出一丝这段对话是刘家母女特意说给她听的。
这个念头把苏棠整懵了,走远了些,她回头望去,刘夫人已经转身走了,刘姑娘还在看她。
她承认容貌还不错,但不至于看她这么半天吧,难道真是说给她听的?
干旱之后容易洪涝,这事她知道。
干旱洪涝一起来,国库又空虚,最是容易叫人趁他病要他命,也就是敌军来犯,所谓的兵灾。
刘夫人的本事她见识过,一眼就看出她有伏羲骨,她说这事,只怕不是凭空之言,但没必要专程告诉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