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霁明目送谢柏庭一行人离开,他眉头扭了又扭,“靖南王世子好像笃定我会去京都一般,我没说我去京都啊。”
黑水山庄还没有完全修建好,收下兄弟匪性难改,没他震着,迟早出乱子,在这样的情况,他根本就脱不开身送妹妹去京都。
但靖南王世子走之前看他的眼神,似乎笃定他会这么做似的。
真是有趣,他都不确定的事,靖南王世子居然能确定。
从黑水山庄离开,一路从小道到官道,谢柏庭勒紧缰绳停下来,问怀中人儿道,“走哪条路回京?”
苏棠嘴角一抽,她根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啊,因为走哪条路时间都差不多,带她走哪条路都行,为什么要给她选择呢?
她有选择困难症好不好!
苏棠把左右两边路都扫了一眼,抬手一指,果断道,“走这条吧。”
苏棠选的是从望州走,随州的路走过了,她想回程中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好。”
谢柏庭宠溺一笑,一夹马肚子,马就往前奔去。
来的时候因为想着找云翊,心情多多少少有点沉重,回去这一路,那是要多轻松就有多轻松。
快马加鞭的赶路?
不存在的。
快了半天后,就慢慢悠悠了,轻松到苏棠都觉得时间过去得太快,几乎是转眼,五天就过去了,然而他们连望州都还没出。
照这速度,离开望州至少还要两天。
这一日,天气晴好,天上大朵的云,浓而不散,像是镶了层金边似的,美的叫人移不开眼。
谢柏庭抱着苏棠慢悠悠的走在官道上,笑道,“前面就是洛河镇了。”
苏棠眼睛一亮,“洛河镇上的回雁楼据说饭菜味道很不错。”
毕竟看了那么多地志,书上提到的吃食不多,回雁楼是其中之一,可见一斑了。
谢柏庭笑道,“那就去回雁楼吃午饭。”
苏棠连连点头,谢柏庭手中鞭子一甩,马的速度就快了起来。
不过小半个时辰,就到了洛河镇。
洛河镇是望州最大的镇子,望州府就坐落在这儿,别的镇子只有三四条街,洛河镇足足有八条,街上行人如织,摩肩接踵。
谢柏庭骑马和苏棠往回雁楼赶,远远的,就看到前面一铺子人挤人,拥挤程度不亚于天下第一楼开张。
苏棠好奇,“卖什么的,生意这么好?”
她相信大众的选择,吃的人多的,味道都不会太差,难得来一趟,必须要尝个鲜。
苏棠的想法,谢柏庭再了解不过了,他笑道,“我让人去买。”
话刚出口,一男子怀里抱着一包袱过来,一妇人怀里抱着个三岁女娃过来道,“孩子他爹,抢到盐了吗?”
苏棠,“……”
谢柏庭,“……”
男子抢到盐了,但脸上不见多少喜色,“太黑心了!才半天时间,盐价就翻了三倍,粗盐都快要卖出雪盐价格了,朝廷真是要逼死我们这些老百姓啊!”
男子骂骂咧咧的和妇人走远。
苏棠和谢柏庭面面相觑,苏棠道,“怎么会这样?”
谢柏庭看着为抢盐大打出手的场面,道,“粗盐的价格从来没卖这么贵过,应该是朝廷和北疆的盐判谈崩了。”
第317章 降价
本来谢柏庭还担心忠勇侯世子赶不及到边关阻拦忠勇侯和北疆的盐判,只是有一线希望,都得尽力去做,看此情形,应该是及时赶到了,而且盐判失败的消息已经传到望州。
盐是必需品,不能不吃的东西,担心北疆不卖盐给朝廷,到时候朝廷无盐可卖,物以稀为贵,盐的价格自然飞涨起来。
谢柏庭和苏棠骑马往前走,抢盐的动静实在是太大了,抢的盐袋子被撕裂,泛黄的粗盐撒了一地。
苏棠有心劝阻,但她的说话声还不及抢盐的动静大,淹没在了喧闹中。
路被堵住了,马都不好过去,谢柏庭干脆带苏棠换了条路走。
正值午饭时辰,不少食客进回雁楼,小伙计在门口热情的招呼着。
谢柏庭下马后,把苏棠扶下来,小伙计带着招牌笑容迎上来。
进了回雁楼,陈青道,“有包间吗?”
小伙计摇头,“楼上已经没有包间了,不过楼上还有座。”
楼上总是要比楼下好些,不仅安静的多,视野也更好。
苏棠还是不忍心那些穷苦百姓吃着苦涩粗盐,还要多花血汗钱,上台阶的时候,苏棠道,“盐很快就要降价了,甚至比之前还要低,这些人现在抢盐,回头肠子都得悔青了不可。”
苏棠边说边上楼,在他们身后,有两男子也去楼上,苏棠说话声不小,其中一蓝衣男子笑道,“大家都在抢盐,她却说盐要降价,江照兄怎么看这回朝廷和北疆盐判谈崩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