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安郡王几个,“……”
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苏棠来边关,一路快马加鞭赶路,路上还或多或少有点麻烦,回京虽然速度慢了些,但风平浪静。
嗯,也不算风平浪静,一路上百姓夹道欢迎,热闹的很。
苏棠不知道回京从哪条路走,她没问,因为不论是从乾州还是郁州走,都不妨碍她将白鹭还给盛家。
盛家在乾州,盛家的亲家是孙知府,人在郁州。
走了三天,苏棠就知道大军从郁州走了,但巧的是,盛家大少爷盛明远陪盛大少奶奶回了娘家,他人就在郁州。
大军从郁州府路过的时候,孙知府迎候在城门外,盛明远他们也在。
大军在郁州城门外停了片刻,苏棠将白鹭还给盛家,下马车的时候,白鹭眼眶通红,眼里盛满了不舍的眼泪。
主仆一场,苏棠又给白鹭和赵承祖赐了婚,如今把人送归盛家,少不得要赏赐一番。
苏棠赐了白鹭一只羊脂玉镯,一套金镶红宝石头面,外加六锭十两的黄金,给她做添妆。
半夏拿给白鹭,白鹭没想到会得到这么贵重的赏赐,她赶紧跪下谢恩。
半夏扶白鹭起来,而后送上一只小锦盒,这是她送给白鹭的礼物。
白鹭哭成泪人儿。
没有多说话,半夏送完赏赐就上了马车,大军继续前行,半夏掀开车帘,朝白鹭挥手,“别忘了给我写信啊。”
白鹭连连点头,追着马车跑了一路,没有力气了方才停下来。
第1012章 迎接
半个月后,大军抵达京都。
马车里,半夏掀开车帘看外面,瞧见一条小道,她高兴道,“是通向长桥的小道,再有小半个时辰,就能见到小少爷小小姐了。”
可怜小少爷小小姐,生下来还没见过爹,还没满月,娘又走了,虽然王府里不缺人伺候,但爹娘总是不一样。
想起来,半夏就忍不住一遍遍问候东雍澹伯侯,要不是他包藏祸心,大少爷要平安无事,世子妃也不用颠簸赶去边关,吹了好几个月的风沙。
世子妃为了大少爷连小少爷小小姐都顾不上,澹伯侯欺负大少爷,世子妃能放过他才怪了。
还要半个时辰才能到,嫌慢的苏棠恨不得生出一双翅膀,飞回靖南王府才好。
苏棠把急切的心情压下,透过车帘看沿途熟悉又陌生的风景,那巍峨的城墙,让她的一颗心又迫切又安宁。
敞开的城门下,一驾御撵缓缓驶出来。
停下。
大军班师回朝,皇上率百官到城门口迎接。
等近前了,走在队伍最前线的扶风王、苏鸿山还有王爷等人纷纷下马,给皇上行礼。
皇上快步上前,将他们扶起来,“诸位将军免礼。”
还有跪了一地的三万大军,皇上抬手道,“都平身吧。”
苏棠从马车里出来,急匆匆下马车,在马车边跪下的半夏赶紧扶苏棠下来。
苏棠三步并两步上前,给皇上行礼,“儿臣见过父皇。”
皇上喜极而泣,摸着苏棠的脑袋,说话声都带了些颤抖,“父皇的好女儿……”
元公公十天前就回京了,回宫之后,就把在军营待的这些天所见所闻禀告皇上知道,听元公公绘声绘色的描述苏棠制了一种黑不溜秋的球,宁朝直接把东雍干翻了,皇上是又自豪又惋惜,自豪不必说,惋惜苏棠错生了女儿身,还惋惜没能亲自在战场上看到这必将载入史册的一仗。
苏棠乖巧认错,“未经父皇允许就擅自去了边关,让父皇担心了许久,是女儿不孝。”
苏棠离京多久,皇上就跟着担心了多久,他眸光往信安郡王他们那边看,“苏寂人呢?”
谢柏庭上前道,“他没有回京。”
皇上眉头一拢,“好不容易才捡回来条命,他竟然没有随你们回来。”
苏棠忙道,“大哥有事忙,等忙完了就回来。”
等忙完就回不来了。
皇上知道苏寂忙什么去了,因为刘大人刘夫人的话,苏棠丢下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匆匆离京,皇上追问,他们哪敢不说实话,既然号称帝王命,那自然是打江山去了。
可苏寂在东雍险些丢了命,是苏棠谢柏庭两个不顾生死才把他捞了回来,皇上希望他能惜命一点儿。
可苏寂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上行,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性子,苏鸿山许氏他们都由着苏寂去,皇上也就不说什么了。
棠儿能毫发无损的回来,旁的都不重要了。
这半年,文武百官是结结实实的感受到了皇上对护国公主的宠爱。
知道苏大少爷为救苏小少爷落到东雍澹伯侯父子手里,皇上怕扶风王他们不敢帮护国公主救兄长,第一时间让元公公送免死金牌去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