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花接过他的话,“小沫他们这不是在县城那边能找到一点活儿干吗,可以挣点钱,如今一平不是自己一个人了吗,家里还有俩孩子要养,出去能挣些钱,这日子也好过点。”
“再就是,田家人那么说,生产队肯定也有人在背后说,咱就不给你添麻烦了。”
“没有什么麻烦一说,就是一平你……”王大刚也说着自己的想法,“我倒是想着,你这要是干个几年,到时候干上大队长,以后指不定还能往上走一走呢。”
听到这个,小沫笑起来,指了指顾一平和王大刚说,“大刚哥,这事儿不太牢稳。”
“一来,二哥和你的性子不一样,他是个干实事的人呢,不太会和人打交道。”
“二来,过些年,国家形势是啥样子,谁也不知道,说不定到时候不像现在这样了,所有人都集中一起干活了,各干各的了,到时候村里都不一定要大队长了。”
其实都不用多少年了,过完年就是76年了,分田到户也就几年的事情。
想想,王大刚这是做了多少年的生产队长,才升上大队长,然后大队长又做了这么多年,才有点希望去公社。
小沫的看法,王大刚是赞成的。
而且,就一平家这样,的确也要找点收入。
王大刚也就不勉强了,拍了下顾一平的肩膀,“小沫这么说也对,你想清楚,要是实在不想做,等到过几天开会了,再在生产队重新选就是了。”
这时候,想当干部的人还是不少的。
顾一平没有犹豫,十分肯定,“成,那就这么定了,这队长我不做了,大刚哥你重新选人。”
王大刚点点头,和王桂花他们打了招呼,就转身走了。
一路上,王大刚在想,小沫还是有本事和见识的。
她想事情,做事情,好似总是会先人一步。
第161章 小白出空间
其实,王大刚和陈宇私底下也会讨论这些问题。
如今,这种集体制的劳动 ,的确是有很多弊端的,长期下去的话,肯定不行。
所以,他们也觉得,迟早的事情,会改革。
只是,他们明知道会有这种可能性,却是也不敢做什么。
毕竟,这种事情, 谁说得好呢。
不像小沫,好似确定一定会有改革,甚至连干部都不愿意当,去做自己的事情。
小沫的远见和魄力,倒是也影响了王大刚。
王大刚觉得小沫提出的在村里建砖厂的建议,肯定是没问题的。
他要以最快的速度,把这厂子给建起来。
可以让村里人富裕起来的事情,他义不容辞。
王大刚办事的速度很快,这边离开顾家后,他就私底下找了生产队的两个人。
一个是之前顾一航的同学,叫浩子的,也是他们生产队的。
浩子好歹也是高中毕业,而且平时人的表现不错,人缘也过得去,做生产队长是很合适的人选。
至于记分员,就选了生产队的一个年轻女同志,平时也是个老老实实的性子。
这边,小沫和顾一远他们商量好了,明天去县城。
顾一远他们这些人明天打算多批发一些东西去卖,什么手串,丝巾,发箍这些东西,都弄些去。
刚好他们一群人分几波,分开卖,挣的钱一起分。
小沫也想好了,趁着他们去电影院门口卖东西的时候,自己就去房子那边搬货去。
明儿一清早就走,不会耽误时间。
商量这些,小沫看都天黑了,就打算回去了。
王桂花立即喊住小沫的,“小沫,晚上吃了饭再回去啊,晚上家里做白面馒头吃。”
前几天,小沫搬家了之后,就分家了,小沫大部分时间是自己在家吃饭,偶尔也在王桂花这边凑合一顿。
小沫看今儿还早,而且她不太喜欢吃馒头,就道,“娘,我不吃馒头,我家里有吃的,我前儿买了东西的,我回去吃。”
“那行,你回去啊,要啥过来拿啊,这院子门我不关。”王桂花点点头,分了家,她也掺和小沫过日子,她道,“你怕的话,你过来喊小青去做伴啊。”
王桂花对于小沫自己一个人住,各种不放心。
如她说的,她把小沫当闺女一样,小沫才十几岁,和小青的年纪差不多,让她一个人住着一个院子,心里总是放心不下。
但她也知道,老人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不太一样。
小沫一一应了王桂花,回了自己院子,把院门关上。
看着自己的院子,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小沫心情大好。
自己有个小家了,想怎么弄怎么弄。
东西想着怎么摆怎么摆。
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后,小沫想着晚上吃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