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沉吟片刻,“如今国库充裕,赈灾不成问题,但总得为长远打算,不能一下子拿出太多,万一之后还有何变故,那也好有应急的余钱。”
“你就直说能拿出多少吧。”君容懒得听他们扯皮,直接问。
户部尚书迟疑道:“五十万两……”
“五十万?呵——”君容笑了:“绥州那么大一个地方,你就掏五十万?够干什么的?绥州路远,无法从国库掏粮食,只能从附近的州要粮,如果不够还得去别的地方买,五十万……你自己说的时候不觉得心虚?”
户部尚书讪讪的举起一根手指:“那,一百万两总是够了的,那绥州的刺史还有一干官员,想必手里还有余钱,既然迟早是要问罪的,那不如抄了他们的家给百姓们买粮。”
萧钰端起茶盏拨着上面的浮叶,沉声道:“一百五十万,少一个子都不行。”
户部尚书当即面露难色:“王爷,一百五十万未免太多了些……”
“多?难道去赈灾的人不吃不喝?这一路上的吃穿用度,都不是钱?”
萧钰“咚”的声放下茶盏,吓得户部尚书一个哆嗦。
“就按太傅说的办,一百五十万两,粮食从地方拨,还有棉衣,棉被之类的东西也尽快采买齐全。”
君容一锤定音,户部尚书只能应下。
“钱的问题解决了,那人手该从哪里调呢?”丞相问君容。
君容正想说从京都大营调,萧钰忽然道:“玄鹰军之前留在了京都外,一直未曾撤走,既然如此,这次就由封疆带领一万玄鹰军前去赈灾。”
“玄鹰军骁勇善战,个个都是好汉,确实合适,不过……赈灾须得有一重臣坐镇监督,不然怕是封将军说话不算啊。”
兵部侍郎摇摇头:“还得派一名钦差大臣才可。”
君容皱眉:“民心动荡,需得口齿伶俐,聪慧正直之人能镇得住,最好是德高望重,官职不低的……不如丞相亲自走一趟?”
丞相摇头:“并非臣不愿意为陛下分忧,只是臣身子弱,又与封将军并无交集,若是由臣为主,少不得要生出摩擦,臣私以为太傅比臣更适合。”
君容一怔,随即厉声反驳:“不行,太傅畏寒,身子又虚,哪里能去绥州?”
“陛下,丞相大人说的有理,放眼整个朝堂,够聪慧又能镇得住人的,非太傅莫属,加之封将军是老王爷一手提拔的,有这等情分在,封将军定会听从太傅调遣。”
户部尚书连忙跳出来附和。
第十七章 微臣愿往
其他的大臣们沉默了一会儿,也纷纷站出来应和,都希望萧钰能来做这个钦差大臣,为此一顶顶高帽不要钱一样的往萧钰头上扣。
什么大乾栋梁、什么才高八斗、什么气势非凡、什么少年英雄……
听得厚脸皮如萧钰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这帮人平时在背地里恨不得用最恶毒的字眼诅咒自己这个干涉朝政的奸臣,可到了此时,竟个个舌绽莲花的说起她的好来了。
所以他们也不是瞎嘛,知道她这么多年做了不少好事,但他们依然看不惯她,不过是因为她拥有了他们一切想要却不能有的东西。
权势,财富,帝王的全部信任,以及年轻。
这让他们怎么能不嫉妒?
萧钰面不改色的听着他们吹,君容却火冒三丈。
他站起身来一甩袖子,浑身气势全开,冷眼扫过说话的每一个人,似是要把每个人的相貌都记下来。
触及他的目光,大臣们纷纷垂下了头,声音又弱了下来,直至完全消失。
君容才一字一顿咬的极重的说:“朕不同意。”
“陛下三思——”丞相起身跪了下来。
其余人要跪,君容的脸色当即黑了下来:“你们想逼朕?你们一个个身体康健,巧舌如簧,却都不肯担此重任,全部推给太傅,你们好意思吗?朕告诉你们,谁去,朕都不会让太傅去,你们死了这条心吧。”
他一甩袖子,正想点个人充当钦差,萧钰却忽然站起来了。
君容余光见她起身,心里就是“咯噔”一下。
他死死的盯着萧钰,用眼神告诉她回去,可萧钰却没有理会,径直走到中间跪了下去:“陛下,钦差大臣不能随便定,既要能吃苦,又要能监督,既然诸位大人都不愿意,那微臣请旨,自愿前往绥州赈灾安民。”
君容眸光深沉中带着一点难过:“太傅,你真的决定了吗?”
萧钰叩首:“微臣身为摄政王,身为太傅,理当为群臣表率,既然无人可用,自然由臣顶上来,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本就是臣分内之事,臣心意已决。”
君容见她纤细的身躯跪在地上,头深深的埋在臂弯里,更显得她娇小,比起周围那些五大三粗、年纪一把的大臣们,莫名有些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