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我成了绝世名医(170)

作者:瘦雪青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陆慈挠了挠头,想了想道:“你问的季尤?”

瑶姬有些急起来:“哎呀不是他。”

陆慈抓着脑袋想了好半晌,最后觑着瑶姬小心翼翼地问道:“该,该不会是,是班勖?”

倒不是她陆慈没心没肺把人忘了,而是她实在很难把这两人联系在一起,也很难相信瑶姬能对班勖上心。

就算之前她恶意撮合过二人,但她都一直觉得这只是班勖一个人的单相思罢了,眼下瞧着瑶姬这样,难不成……

似乎是因为心事被戳穿,面对陆慈八卦的目光,瑶姬脸颊绯红。

“不是吧,我真猜对了?”

对于陆慈的问题,瑶姬不点头也不摇头,而是转头同她分析起了当下几国局势,说到须句国的现状,她虽然有些担忧,但言语之间仍是有些信心的。

“须句一时半会儿不见得会输。”

陆慈本就担心班勖此次回须句国是要送死,听瑶姬这样一说立刻来了精神,问道:“怎么说?”

瑶姬思索道:“须句国君现在退守的滃城,其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四面山水相绕,易守难攻,那封蓟又是提前做好了准备,城门一关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照瑶姬的分析,至少就目前来看,须句还是有喘息机会的,不过所谓易守难攻,作为攻的一方,可能不太舒坦。

毕竟对以郕国为首的三国来说,他们属于异地作战,但凡攻城掠地,时间一久就势必涉及到补给消耗问题,很多时候持久战就是比的谁更经得起耗。

很快驷君的第二封信到了,跳过雷同的开头,除了说些日常生活之外,后面还说了最新的战况。

果然,大军一路开赴滃城,须句国君封蓟稳坐其中,面对固若金汤的防守,这个时代也实在没有很高级的攻城器械,一时半会儿竟拿不下滃城。

这算得上是三国伐须句以来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了,没有太好的办法,封蓟摆明车马要跟三国耗,大军便团团围着滃城慢慢耗。

这么看来,滃城里面的人只要心脏够大,照样吃吃喝喝,城外大军扎营结寨也吃吃喝喝,整个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算是半和平状态了。

还有一个利好消息,驷君不知道怎么做到的,竟然跟班勖取得了联系,据说他此时也在滃城里,人倒是安然无恙的,陆慈将这个事跟瑶姬说了,二人倒是高兴了许久。

接下来的日子里,驷君隔三差五的来一封信,从他来信的频率上看,须句那边的战事可以说得上是清闲了,封蓟打定主意不出来,大军也打不进去。

陆慈便也跟瑶姬就着信中的内容研究战况。

不过渐渐地陆慈就发现事情不简单了,对于这种对耗情况,刚开始驷君来信里还原原本本地记述,顺便还分析分析,估算一下多久能回来。

后来就只是捎带脚提一提了,再后来索性把这个环节省了。

对比陆慈也很是无语,因为所谓的最新战况之前什么样,之后还是什么样,一个字,耗就完事了。

这样千篇一律的状况确实没什么好讲的,不过陆慈万万没想到,这一耗竟足足耗了大半年。

这个时候她才真正的理解为什么须句国君非要选择留守滃城的道理,这整整大半年时间,三国大军组织了无数次的攻城战,但是都被滃城军牢牢守住。

本着一个“耗字诀”,滃城竟也生生耗了下来,整个滃城被大军围得密不透风。

从城外运送补给是压根儿不可能的,就算城中早有存粮,可也架不住那么多人吃啊,眼看着弹尽粮绝了,这个时候才是真正见民心的时候了。

滃城人死守城门,城中粮草已尽,居民们竟自愿献出粮食,直至后来吃野草树皮,虽然凄惨,但竟然就这么守了大半年。

眼看着城里还种起了粮食,大有生生不息之景。

两相对比之下,围城的受不了了,三国大军本就异地作战,粮草补给本身就是个问题。

从一路攻陷的城池中就近征用倒也能勉强维持,不过随着滃城迟迟拿不下,本来绝望的须句人心又活了起来,开始隔三差五的在后头搞小动作了,虽不伤筋动骨,但也不胜其扰。

这都还是其次,关键在于三国国君都在外征战,一走便是大半年,尤其是郯国和莒国,本来就是打着“划水”的目的来的,想着这事儿早解决了就各回各家了,结果没成想拖了这么久。

虽然两家面上不说,但是心里都有了退意,不过眼下这个情形,说白了就是个骑虎难下的局,哪里是说退就退的。

眼瞅着这么个情形就要没完没了了,陆慈心思活泛起来了。

这日黄昏,陆慈关了药铺,正要扯上枚颇去喝酒,迎面撞上个气冲冲的人,正是瑶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