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是跟昨天一样?还限购?”
见李玉点头,客人们不禁叹了口气,直说两斤不够。
话说完,又想着昨天午市时,那些来得晚的客人,只能干看着其他桌上剩下的虾壳,却吃不得味,便满足了些,有总比没有的好。
酒楼的客人大多都是这想法,怕来得晚了就吃不着了,便比往常时候都早了些。
所以午市前,酒楼就坐了好些客人,抢着找酒楼里的跑堂下单子,江月的小龙虾生意很是红火。
一会儿子功夫,江月的酒楼就坐满了人,来得稍晚一些的客人,便在门口排起了队。
“午市也才开始不久啊,我就晚了一点点,就要在门口排队了?”
“可不,酒楼今天热闹得很哩。”,这位客人说时,还探着身子往酒楼里头瞧了瞧。
“这般热闹倒是让我想起了酒楼刚开业那几天,那时候我还没吃过小老板做的吃食呢,是见着门口排着长队热闹,跟着凑了凑。”
“对,那几天我也记得,不过后头也热闹过几次呐,卖羊肉锅子的时候,还有过年那段时间,酒楼都挺热闹的,排队要排好久,就是排着排着,排到最后,很多吃食都卖完了……不会吧!”
应…当不会吧,前面那位探身往酒楼里瞧的客人,听到这话,又探了探身子,再又认真细算过。
“我觉得不会,我们几个排在前头呢,酒楼里的客人吃完,马上就轮到我们了,小龙虾那时候应该还有。”
站着后边的客人听到这话,也跟着大致推算了一遍,发现也能轮到自己后,安心了,他们要好好排着,到时候好好尝尝味。
而队伍最后头的几位客人,却是有些心急,他们不知道酒楼今天备了多少小龙虾,现在又大排长龙,真摸不准轮到他们时,小龙虾还有没有了。
但是吧,来都来了,排也排了,他们定是要在酒楼吃一顿的,里头还有别的吃食,就是最后真吃不上小龙虾,有些可惜。
外头排队的客人等的心焦,酒楼里忙活儿着的李玉她们,忙得也有些心焦,今儿个真真是热闹了,看着外头的长队,直觉忙乎。
幸好酒楼里的客人吃小龙虾需要些时间,李玉和许燕燕能稍稍休息一会儿。
趁着这空档,李玉赶忙去了厨房,将外头的情形跟江月仔细说了一遍。
“小老板,外头真就如此,比正月十五那日还热闹一些嘞,你说,这是因为小龙虾味道好,还是因着限购啊,怎么就排了这么些人。”
江月对这情况也有些意外,原本也没想着弄个限购,她是因为小龙虾斤量实在不够卖,临时想出了这个法子,没想到,一限购,倒显得小龙虾难求了。
而且小龙虾这东西,在镇上大部分人的认知里,都是山沟里的大虫子,江月一开始也没想到小龙虾会卖得这般顺利,她之前是想先慢慢卖着,慢慢让客人们习惯吃小龙虾的。
没成想,误打误撞的弄了个限购后,就让她的小龙虾生意从第一日开卖,就红火了起来。
第519章 江父的牛车
找了个空,江月出了厨房,往外头瞧了一眼,确实如李玉她们所说,酒楼门口排了好长的队伍,热闹得紧。
猜到大部分客人是为了小龙虾来的,江月在小龙虾卖完以后,就让李玉她们去门口,告诉客人们一声,想着小龙虾卖完了,排队的客人便会散去一些。
事实却相反,客人们并没走,而是在门口,继续排着。
“小老板,客人们说都排了这么久的队,不能白等,他们要来酒楼吃饭的。”
如此,江月和厨房里的大伙又忙活了一阵,直到午市过去后,才能休息会儿。
得了空,江月便又想着酒楼的小龙虾生意,要按今天的生意来说,就算多一倍的斤量,也是不够卖的,每桌两斤不够客人们分,起码也要四斤往上,才够客人们吃的。
这般算下来,江父在村里收来的小龙虾,就太少了些。
想到这儿,江月便有了新的打算,跟李玉交代一句后,就出了酒楼,想着去趟食肆找下江父,同他商量一下收小龙虾的事实。
而食肆里的江父江母,这时候也忙完了午市,正在店门口盼着王大山回来,他们还记得王大山昨天下午说过的,今天会牵头壮牛回来。
盼着盼着,终于是听到动静了,江父赶忙起身,朝路口看去,跟昨天下午不同的是,王大山今天多牵了一只牛。
这可把江父乐坏了,直到王大山走近,江父脸上的笑意就没消过。
“江叔江姨,你们瞧瞧,这是那个农户牵来的壮牛,我仔细看过了,确实壮,平时拉拉货,肯定够用。”
江父认真听着,再又围着面前的大牛转了一圈,仔细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