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霄恒态度谦虚,微微低头而立,似是不敢看靖轩帝。
靖轩帝唇角勾了勾,道:“不错,近来还算有些长进。”
赵霄恒忙道:“多谢父皇夸奖。”
靖轩帝轻轻“嗯”了一声,道:“那吏部这件事,便交给你去办罢。”
赵霄恒微微一愣,诧异地看向靖轩帝,“交给儿臣?可是……儿臣从未接触过吏部之事,不若还是让大皇兄试试?或者四皇弟也可……”
“让你接你就接!”靖轩帝的语气不容置疑,道:“盐税之事已经够老大忙了,老四整日里玩得没影,若交给他,朕还不如维持现状。”
赵霄恒面色犹豫,似乎好一会儿才下了决心,道:“既然父皇有命,那儿臣自当遵从,若儿臣做得不足,还请父皇多多指教……”
靖轩帝道:“你乃当朝太子,当大大方方接管吏部,无需这般畏首畏尾。”
赵霄恒这才微微站直了身子,朗声道:“多谢父皇,儿臣一定不让父皇失望。”
赵霄恒出了御书房,于书和福生已经等在一旁。
于书压低了声音道:“恭喜殿下,得偿所愿。”
赵霄恒面上却没有太多笑意,他要这吏部,不过是为了查里面的一个人。
而身旁最擅推案之人,眼下却不在京城,“忠杰何时能回来?”
于书答道:“照殿下的意思,歌姬案厘清之后,小人便向南边传信了,让他们放了邱长史,但是近日雪天难行,信只怕没那么快送到南越。”
赵霄恒道:“忠杰流放南越,已有两个月了罢?”
于书答道:“是,殿下,小人之前去信问过邱长史的情况,南越那边回消息说一切安好。殿下放心,如今歌姬案已了,他们也没有理由再拘着邱长史了。”
赵霄恒点点头,道:“知道了。”
赵霄恒继续向前走,却迎面遇到了两位官员。
为首的一位年近半百,身着绯色官袍,生得微胖,故而走起路来也有点大摇大摆的架势,他一见到赵霄恒,便满脸堆笑地走了过来。“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他身旁还跟着一位清瘦的官员,看着约莫四十来岁,他也跟着欠了欠身。
赵霄恒温和地点头,道:“温大人,田大人,是去觐见父皇么?”
礼部尚书温喻笑道:“不错,礼部今日都在为殿下筹备大婚,如今大婚议程已基本定下,昨日已经呈了折子给官家。”
赵霄恒笑了下,道:“大婚的议程孤已看过,安排得十分用心,不知是哪位大人主导?”
温喻不假思索道:“这都是微臣分内之事。”
赵霄恒扫了一眼站在旁边的礼部侍郎田升,他就这么安安静静地低着头,一言不发。
赵霄恒问:“这议程哪里都好,只是有一处,孤颇有疑虑。”
温喻连忙问道:“殿下请讲。”
赵霄恒道:“如今西域动荡,常平侯无法回京,而西域与北疆接壤,孤的仲舅定国公,也无法脱身回京,接亲、迎亲之时无长辈牵引,是否于礼法不符?”
温喻愣了下,“定国公不归?”
赵霄恒长眉微挑,道:“不错,之前吏部派人来东宫接洽之时,孤便说过了,怎么,温大人忘了?”
温喻顿时有些尴尬,忙赔笑道:“这……近日事多,一时记岔了!”说罢,他连忙转向田升,“此事是如何安排的?”
田升这才缓缓开口:“殿下请勿担忧,此事微臣已征得官家同意,届时常平侯府由宁将军暂代长辈一职,而殿下是储君之尊,就算无长辈牵引,亲自迎太子妃入宫,亦是可行的。”
赵霄恒唇角微扬,道:“那孤就放心了,只可惜常平侯和舅父都不能回京,无法当面见证大婚了。”
田升又道:“微臣已经请了御用画师,解释会将殿下大婚的场景画下来,分别送去北疆与西域,让定国公与常平侯一赏大婚盛景,喜饼喜礼也将悉数送达,若殿下还有什么需要的,也可一并交代微臣。”
赵霄恒看着田升,露出满意的神色,道:“田大人心细如发,办事妥帖,孤的大婚交到你的手上,万事放心。”
田升听罢,仿佛有一丝惶恐,道:“殿下过奖了,这都是温大人指导有方。”
赵霄恒盯着田升看了一眼,却没有再说什么,笑了笑便离开了。
待赵霄恒走后,温喻面色不愉地看了田升一眼,道:“田大人,看不出来啊,将自己女儿嫁给了二殿下做侧妃还不够,如今二殿下倒了,便敢来攀附太子殿下了?”
田升面不改色,道:“下官不过行职能之责,太子大婚乃礼部重中之重,万一出了纰漏,下官承担不起,故而格外上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