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隐+番外(39)

作者:脑内良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说着便醉倒将要伏下了。

这酒后真言早不吐晚不吐,偏在张继刚夹了块滑肉进嘴的时候哗啦啦抖了个全乎。

健康强壮还未婚的正直将军张继此时的尴尬不并亚于正拍着小陆清脊背哄他入梦的慕洵,那吐完话卸了心事的柳神医倒是快活,闭上眼欢欢喜喜陪周公弈棋去了。

大将军一阵寻思:看样子这君臣二人的关系似乎比朝下听说的亲近不少,不仅有“回回来找”,还被柳枫“说了多少次”……陆戟陆大天子还是没变,果然那克己奉公的样子都是在人前装的。

他就说嘛,先前下朝后总见陛下溜得飞快,自己每每赶去御书房复命又瞧不见人,还总被内侍拦着等过好一阵,之后要么就见陆戟垂头丧气的过来,要么就被内侍低头哈腰请出宫去,敢情那寻不见的皇帝是跟慕大人“聊”去别处了。

张继满口香滑软肉含在嘴里,一时竟不知当不当嚼。

正在犹豫的档口忽见一门仆小童急匆匆跑进内院传报,说是宫里来了圣旨。

慕洵将睡着的儿子交嘱皎月,自己正了正衣冠,立身站定清了清缓缓升腾的微醺意,领着张继同他扶肩挎着的烂醉柳枫一道入前院领旨。

月星隐耀,盛夏晚空仍垫着亮色,像灰蓝绵绸外罩着一层日光。

慕府外院布设清简,寥寥雅竹,几许枝蔓,粗遮在青瓦乌木的回廊窗棂前倒有低调隐才之意。

随行的内侍宫宦背门而立,金锦圣旨合卷,被为首宣官敬捧掌中。

慕洵一身白底鸦青的墨云长衫,缎带系清腰,薄织罩玉骨,额冠简束,面含浅醺,领张、柳及一众府人直身跪立院中。

“左相慕洵接旨:”宣官内侍声调尖细,似一道惊弓划破浅夜。

“近日天火,澄州大旱,朕心实痛,念及户部官年迈,新科青稚未至,特命左相慕洵兼钦差位,实察澄州灾情,交汇任上。予酌三日启程,钦此。”

众人伏拜,慕洵垂首接下黄绸。

六部官员众多,户部无人,吏、礼二部总有良臣可替,于官制不当遣派于他。纵使他祖籍于澄,朝中长于澄州的又岂止他慕洵一个?让他回澄州祭祖吗?未免太过儿戏。

自从去年他身愈复朝,陆戟行事愈显沉稳,朝上奏下游刃有余,已然渐有能君之势。

可今日之委任,他竟不知陆戟此番到底是何打算。

--------------------

蒸包之旅即将开始。

第28章

================

不过眨眼光景,启程在即。

值得一提的是,自日前柳枫烂醉,慕洵接连三日都未见到他入府例诊。后派了人去探视,院人报说是柳神医醉酒当风染上风寒,怕来府中过了病气给太子,只能在医馆歇着。

不过今日慕洵远行,他还是白着脸赶来相送。柳枫平日素静的一张书生脸泛着不寻常的浅粉,唇前干巴巴贴着几处干皮,身上显然还烧着热。

“抱抱……”

陆清软软的小身子可怜巴巴的缩在慕洵怀里,小手环过爹爹的脖子将他抱紧,将自己软嫩的小脸埋起来。

幼子尚不会言表离悲,却已能充分感知与慕洵分别的不舍。慕洵瞧不见他难过的模样,只感前襟濡湿渐泛。他抚摸着儿子轻轻抽颤的脊背,低声哄道:“太子乖些,爹爹很快就回来。”

待小陆清平了颤声,慕洵将儿子交予皎月,嘱咐她早些将太子送回宫去,又偏头微微颔首向柳枫示谢,而后转身登车,琼帘不起。

慕洵端于车内,隐约听见陆清克制的抽噎声,尚不通世的幼子竟也懂得掩忍悲喜,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他自登车起一直紧抿的嘴角微颤了颤,心中似有隐火正炼。

如何舍得下呢?这与他血肉相连八月有余的骨肉,与他饱受苦难终致羸弱降世的宝贝,他亏欠过甚却又不敢过分亲近的孩子,说不全话的年纪就要经历与他长达月余的分别,要他如何舍得?

君要臣死臣尚且不能苟安,何况实察灾情这等要差。

可幼子不堪劳顿,身份又何其贵重,慕洵携他远行,于亲不忍,于臣不当。

直至马夫一声高喊,钦差舆起,他才堪堪按下心底一番搅扰心绪,勉强掀开侧帘,向柳枫一众道别。

慕洵不忍侧目,小陆清的咿呀童声混于尘风中听不真切。钦差座舆的马蹄声纷踏远去。

澄州不算近,汗血宝骑日行八百里尚且需行十日,何况马驾车舆。

日薄西山,周遭景物已从皇城繁华象变作苍郁郊野。

视察灾情并非闲务,慕洵少见的开口,正坐只说:“澄州灾险,民生凋危,劳请诸位跃马扬鞭,我等早日视灾上禀,好让受灾百姓早日重获初安。”

上一篇:帝心下一篇:宫主夫人?谁稀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