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别怕,我们只是出来打猎的,与家人走散了,我娘子身上的血是狼血。我们在这里走了一个多时辰了,实在走不动了,还望大嫂好心,收留我们一日。”
姜淮元说着,忙从怀中掏出了一些随身带的银子,道:“我们不白住的,这个给您。”
妇人听着姜淮元的话,半信半疑。
她疑心的是她们说是打猎,但为何不带弓箭一类的东西,而是只带了一把行走江湖杀人的剑。不过想到姜淮元方才说的话,便又打消了疑云,主要还是那银子好使。
她乡下人,哪里见过这么大的银子。
妇人眼睛在她二人身上小心的打量着,片刻后听到里面的小孩子叫声。
“娘,是爹爹回来了吗?”
姜淮元和霍倾听到孩子的话,都往里看了一眼,屋子不大,一眼便看到了炕头上坐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娃娃,正翘首往门边看着。
“你们,你们先进来吧。”妇人说着伸手接过了姜淮元手中的银子,将门拉开了些,让开了位置。
姜淮元回头看了一眼霍倾,脸上的神情也舒缓了些,顺着妇人让开的位置进去了。
屋内通着厨房,正烧着灶火,小孩子坐在炕头好奇的打量着进来的二人。
妇人见她二人进来打量屋内的陈设,忙将孩子抱了下来,道:“我们乡下简陋,没什么好东西。孩他爹也出去打猎去了,至今还未回来。你们先坐会,我厨房烧着火呢,我在再添点米,一会就可以吃了。”
姜淮元听完,点头应着,看着妇人将孩子抱走后,伸手去牵了霍倾。
霍倾身体一直体寒,虽不像之前那样严重了,但多少还是怕冷的。
姜淮元牵着霍倾走到火炉旁,帮她搓了搓手,哈着热气,又牵到明火旁烤着火。
霍倾低头看着屋内正烧着的木柴火炉,虽是有些呛鼻,但总比出去被冻死强。屋顶也被这些烟雾熏的黑黑的,还有姜淮元担心她的样子,她都看到眼里。
她们来时的脚印这会儿应该已经被大雪覆盖住了,只是这个地方也不是长久能待的地方,待雪停了,她还是要离开的。
姜淮元烤了一会儿火,觉得身体热乎了不少,但去牵霍倾的时候,却还觉得她的身体偏凉。
姜淮元往厨房那处看了一眼,此时若是能有一碗热粥给霍倾喝下,应该会热的快一些。
姜淮元起了身后,往厨房走去,看到妇人正抱着孩子,有些忙的样子,出声道:“大嫂,我来帮您吧。”
那妇人看着姜淮元,细皮嫩肉生好看的模样,想来在家中也没有做过这些,道:“不用,我自己就行。”
妇人说完,姜淮元没有听,她笑道:“我会烧火的,我和您一起,这样快一些。”
妇人瞧着姜淮元说话温声温气的,又往里瞥了一眼霍倾,挤出笑脸来道:“是饿了吧。”
姜淮元笑笑,道:“是。”
妇人听了姜淮元的话,也没有拒绝,既然她说会烧火,那便让她烧吧。
家中别的不多,就是柴火多。
姜淮元挽了袖子,往灶炉旁走去,蹲下后,将旁边的柴火一点点的往里面放,火不旺的时候,还知道用烧火棍扒拉一下,烧的有模有样的。
不过姜淮元帮着烧灶火,确实省了不少的时间,很快一锅粥和两盘子菜便出锅了。
妇人将菜端过去,姜淮元盛着一大盆粥端到桌子上,先给霍倾盛了一碗。
“娘子小心烫。”姜淮元将粥递给了霍倾。
霍倾接过后,看着姜淮元烧灶炉弄的灰头涂脸的,从怀里拿出了帕子帮她擦了擦。
“你们小夫妻,才成婚不久吧。”妇人见二人这般恩爱的模样,忍不住出声问道。
姜淮元笑笑,回道:“刚成婚一年有余。”
“难怪。”难怪这般如胶似漆的模样。
妇人眼中生出了一丝羡慕的神情:“想当年,我和孩儿他爹成婚的时候也是这般,那会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但这日子久了,便也觉得就那么回事,现下他几日不归家,我守着孩子也不会多想。”
妇人说着长叹了一声,似有难言,但也并未继续说下去。
穷人家吃饱穿暖才是头等大事,哪有那么多的情情爱爱,若无米粮为继,怕是什么都化为了泡影。想日日这般挨着,不太现实,慢慢的也就接受了聚少离多的日子,逼迫自己不去太过挂念。
姜淮元和霍倾喝着粥,霍倾一向是不太喜欢与外人多说话的,但姜淮元却是个讨喜的。
姜淮元喝着粥,问道:“大哥何时回来?”
妇人给孩子夹着菜,闻言,回道:“下雪天,猎物更好打,孩儿他爹说这次要多打一些,估计还得两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