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我只想摆烂不想学习(167)

作者:一只八百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许真说道:“我叫许真,是首都大学物理系的研究生。”

国家没有对许真的身份进行宣传,反而还压了热度,所以蒙望秋此时也没将她与前段时间风风火火的新型材料联系起。

他说道:“你肯定很厉害,我本来是里面最小的一个,现在就要变成你了。”

许真看着年纪确实不大,加上这年头学生年龄差距大,说她还在读高中都有人信。

不过她也的确才高中毕业两年的样子。

等他们到达目的地时,许真终于见到了祁归帆。

祁归帆身材精瘦,看着和周围人一样,里面穿着军绿色的棉袄,外面裹着白大褂,头上也戴着一顶军绿色的帽子。

他是华国计算机的一代宗师。

1957年至1977年二十年时间里,从电子管计算机开始,到晶体管计算机,再到集成电路计算机,他都是领军人物。

对于许真,他的态度很温和,简单寒暄了几句,就让人先带她去宿舍安顿。

许真坐了许久的火车,此时也很疲惫,便乖乖跟着去了。

左右现在天色渐晚,养好精神才是最重要的事。

宿舍是多人间,还余下两个床铺,许真选了一个上铺,简单收拾了一下后,洗漱完就沉沉睡去。

一直到凌晨两点,她才从睡梦中醒来。

许真看着漆黑一片的宿舍,再次闭上眼,“系统,进入学习空间。”

到了这里,她的压力比之前更大。

前面想的是在祁归帆的团队中留下来,并且得到重用,现在则开始准备研究内容了。

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一亿次,而目前团队研制的通用计算机系统151-4每秒才两百万次。

差距可谓是很大了。

许真根据系统里的资料了解到,祁归帆团队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不少问题,而现在,团队做出来几个月的方案被祁归帆狠心否决,他们还在摸索更先进的总体方案。

她意识到,留给她的时间不多,她需要在短时间内展现出自己的能力。

第二天早上,许真就穿着发下来的衣服去报到了。

祁归帆团队有十几个攻关小组,许真被安排在其中之一。

许真在进入团队后,就马上跟上了进度,本来还安排了人带她,几天后就用不上了。

当进入状态后,许真发现大家都是吃在工厂,睡在机房,全心全意为同一个目标奋斗。

为了不让外国人卡脖子,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把计算机叫做“争气机”。

但她还是坚持每天把手上的工作尽快做完,回宿舍睡觉。

没办法,虽然她在体验空间有了不少的研发经验,但系统是把她安排在了国外的实验室,她现在还要根据国内目前的情况,一步步制定计划。

不过也没人因此说她,第一她手上的工作从未拖拉过,完成的也很优秀,第二她年纪小,又是女生,不方便在机房睡觉也情有可原。

更何况,对方还是物理系的学生,一来就把他们学校的本专业研究生给比下去了,还能要求多少?

祁归帆倒是稍微关注了一下许真,与其他人不同,他是知道许真目前的成就的。

对于许真在材料领域得到了如此大的成果,却马上转入了计算机领域,他刚开始也是很惊讶的。

但是他认为,像许真这样优秀的同志,不可能是无的放矢,现在果然没看错,他都起了惜才之心。

1980年二月份,除夕夜简短地放了半天假,大年初一就又开始了工作。

冷液的研发技术遇到了困难,团队只能采用容易操作的冷风技术。

很快任务就下来了,为了确保机器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他们要对2.5万条绕接线、12万个绕接点和200多万个焊点逐一检查。

许真却在这时找到了祁归帆,交上了厚厚一叠资料。

祁归帆看到第一页,“双向量阵列结构?”

第127章 拐来咱们学校当博士

祁归帆已经有六十岁了,他很少戴眼镜,一双眼总是炯炯有神。

此刻这双眼看着手上的资料,就算耳边是机器的运转声,整个身心也沉浸下去了。

许真静静地等待着,好在她早有准备,手上拿了一本资料可以随时翻看。

虽然这样做不太礼貌,但是在科研人眼里,似乎没什么大不了。

毕竟这份资料看完可不是几十分钟就能完成的事。

许真是把她进团队以来的所有观察都写上,包括她自己测试的数据。

等祁归帆看完,已经到了晚饭时间。

他的眼睛已经有些疲惫,精神却很足,甚至比以往还要兴奋,“我有些问题想问你。”

许真点了点头,“您尽管问。”

祁归帆问的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询问一些关于数据得来的准确性或者一些细节。

上一篇:春潮野渡下一篇:红玫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