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王妃说到这里,还捂唇笑出了声,笑声之中,还带着逝去的天真。
“黎烬啊,和他儿子一模一样。”
“啊,不对,是小黎和他父王一模一样!”
永安王妃似是嫌弃,又似是想念:“长得极像,性子也像……不过黎烬心中更多的是天下和永安郡。”
“但小黎,我知道的,他更爱广阔的天地和自由。”
“他喜好溯本求源,追寻天地万物,幼年时,就是个极为灵动又天真的孩子。”
提到这里,永安王妃的脸上又带着说不清楚的遗憾和愧疚,连声音都沉重了。
也让慕容韫跟着提起了心。
只见她放下茶杯,眉间沾上了后悔:“只可惜,当年事发时,我只顾悲痛和报仇,忽视了他。”
永安王妃一开始,也并不是坦然接受这一切的。
黎烬的死传回永安郡的时候,她也曾歇斯底里的喊着要召集将士,攻打琉京,以报夫仇……
只是这些,都被她的父亲苏将军……强行制止了。
“我对不起小黎,其实我那时候曾经不顾父命,偷偷的来了琉京的。”
这么多年,永安王妃也是第一次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人。
她的眼眶发红,提起那时,面上言辞间更是难掩惭愧。
“我见到了小黎,却忘记了他比我更慌乱……”
“我也忘记了他才七岁,方才死里逃生……只一个劲的要他坚强,要他背负着父仇,要他留在京中,要他隐忍寻机报仇。”
“作为一个母亲,我实在失责失职……”
第906章 只能将黎苏抵给你了
这是永安王妃在近日才明白的,尤其是在昨日见到了黎苏之后,她才明白自己到底疏忽到了何种地步。
所以昨夜,她睡的并不安稳。
因为黎苏的脾性,变成了她最没有想到的模样。
虽然平日传回的消息便是这儿子如何漠然,如何冰冷,但亲眼见到的,到底是不一样的。
慕容韫见永安王妃说到最后,已是落下泪来,她连忙上前轻轻的抱住了这位王妃。
还学着往日黎苏的模样,笨拙的拍了拍永安王妃的背,以此安抚。
连想要安慰的话,都思虑了几番才说出了口:“但是黎苏真的很厉害。”
“即便如此,他还是长成了天下人都敬佩的模样。”
“品性,修为,学识,容貌……堪称当世仅有。”
慕容韫一一的列举着黎苏的优点。
永安王妃抬头看着她说,眼中带着动容和欣慰。
不得不说,对于一个母亲而言,孩子的优秀便是一种极大的成就。
慕容韫见这话有效,便又多了几分底气道:“或许,正是因为过去,黎苏才能成长为独一无二的黎苏。”
这话,慕容韫倒是由心而出。
若将黎苏比喻成一株兰花,那么他那韬光养晦的过去,就像一株藏于幽谷的兰花。
独自面对风霜雨雪,雷霆雨露,一年又一年的静静生长着。
只有时机合适,才会惊艳现世。
也只有这样的经历,才能造就其强大之处。
若是温室娇养之兰,又哪能惊艳世人?
慕容韫如此想着,也便将这心里话一一说出。
永安王妃被她这比喻惊到了,但细细一想,又因这样的安慰,连负罪感都轻了些。
其实从前黎烬在时,也总说她娇惯儿子。
将好好的儿子娇养的像是女儿似的……讲究挑食又过于爱干净,有时还要忸怩磨蹭……
只是那时她才不听,只道自己的儿子就是要捧着。
可谁料世事无常,黎烬这一去,黎苏倒是实实在在的吃了苦……
如今再想这些,永安王妃却是擦干了眼泪,露出由心的笑来。
她伸手拍了拍慕容韫的手,看着她,真正的明白了为什么黎苏要为了她,和皇室共进退。
因为慕容韫是一个真正的,知心又温柔的人。
慕容韫的柔,并不在于她的言辞用句乃至行为之中。
不在表面,却在内里,难能可贵。
她能看到黎苏灵魂之中的伤痛,而后将之修复。
甚至是,将那些伤痛……变得闪闪发光。
“小黎能遇到你,才是他此生最大之幸。”
永安王妃感叹着,又想到了一事,站起了身。
慕容韫见长辈起身,自然也是不能坐的。
可她才有动作,就被对方摁在了椅子上,力道不大,却带着不可置疑。
永安王妃还面带严肃的朝着她摇了摇头,似乎在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
慕容韫疑惑的抬起了头,眼带询问,可对方却更是严肃了几分。
“还有一事,我疏忽了多年。”
永安王妃抬手示意慕容韫不要乱动,而后,便双手平齐,朝着慕容韫结结实实的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