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修仙大佬被迫走宅斗剧本(507)

作者:顾明朗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邵秋实摇头,只道:“没花多少钱,趁热分一分,凉了就不好吃了。”

“你吃过了吗?要不再吃点?”唐正康又问。

“吃过了。”邵秋实回答。

唐正康这才将糕饼拿下去跟其他人分了。

又过了约莫一刻钟,打着呵欠的衙役慢悠悠走到门口:“下一个。”

下一个就轮到邵秋实他们。

唐正康一边往里走,一边对邵秋实道:“我要先去令丞那边,跟他核对亩数、田等和丁口,用来确定今年的田赋该交多少粮食。村里的耕地令丞本该每年开春时复测,但他们已经几年没来过村里,都是沿用的前几年的数,所以核对也只是走个过场。”

邵秋实点头。

唐正康便又道:“反正那边只是走个过场,你就在这里看着交粮食就成。”

邵秋实又是点头。

唐正康便将其他人都留在这里,自己找令丞去了。

这边也不等着唐正康,直接开始交粮。

以一村千亩良田,而一亩一斗田赋即十二斤半为例,当年田赋需交一万二千五百斤。

将一万二千五百斤的粮食翻装一次,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弄完的事情。

所以不用等唐正康,他那边弄完了这边绝对还没完,若是等他弄完再开始,时间就拖得更长了。

收粮的一共三人,两名衙役,一名主簿。

主簿负责文书登记,自然不会去搬搬抬抬。

而翻装粮食这样粗重的活,衙役也不肯动手,只指着木斗示意村民:“去,把米倒进斗里。”

唐中有解开一袋大米就往木斗里倒,木斗中有一条刻度,唐中有倒到跟刻度齐平,便停了下来。

“你停着做什么?我叫你停了吗?继续倒。”主簿表情极为不耐地呵斥道。

唐中有一愣,他虽是头一回来交粮,头两年是大兄陪着父亲来的,但早听唐正康再三叮嘱过,木斗里有一条刻度,粮食倒得与刻度齐平了就是十二斤半,要倒满可就不止了。

当下唐中有便将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大人,你看这斗里有刻度,我倒的粮食已经过了刻度了。”

主簿眼珠子一瞪,表情越发地不耐了:“到底你是大人我是大人?”

唐中有顿时哑了,缩着脖子:“当然您是大人。”

“那是我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

俗话说,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

唐中有对于公门中人有着本能的畏惧,但一句“你说了算”梗在喉头,唐中有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这一出口,就没了几斤粮食,都是村里人牙关里挤出来的口粮。

第382章 贿赂公行

“大人消消气,”一个人撞开了唐中有,从怀里摸出荷包,从荷包里拿出三根中指粗长的东西,递给衙役和主簿,“小孩子不懂事,大人可千万别跟他一般见识。”

一名衙役接过东西,瞧了瞧:“旱烟?”

“是旱烟,自家种的……”

话音未落,另外一名衙役已将到手的旱烟卷撕开,丢在地上,还啐了一口:“真就是旱烟。”

主簿便连接都不愿意接过手了,摆出正襟危坐的样子:“你这是贿赂公行,抓住要下狱的。”

那人一下子慌了:“什么贿赂公行什么下狱?就是旱烟,自家种的,自己卷的。”

就是自己卷的旱烟才数落你个贿赂公行,你要摸得出个金子卷的银子铸的还就不是贿赂公行了。

衙役越想越来气,上去就往木斗上踢了两脚,本来齐平刻度的粮食顿时下落压实。

衙役指着木斗:“看见没有,得像这样,边倒边踢,一直倒满,方为一斗。”

旁边的主簿嗤笑一声,并不反驳,默认了。

唐家村的人都是僵在原地,要像这样倒,不知得多倒出去多少?

衙役见唐家村的人鹌鹑样杵着不动,越发来劲了:“杵在那里做什么?你们知道现在外面多少人等着交粮吗?要交就像我说的这样倒,不交就滚,麻溜的有多远滚多远。”

倒,唐家村的人自然是舍不得,一斤米按半斤算,一斗的田赋生生交出去两斗的事情,换谁谁舍得?

可不倒,不交田赋,唐中有忍不住又想起自己之前的设想,县衙的大人们会不会把他抓起来,关在黑黢黢的大牢里,流放,甚至砍头?

就在唐家村人天人交战的时候,邵秋实站了出来:“既然大人你这样说,那我们就不交。”

“不交了?”

“不交了,走,收拾东西,走了。”

唐中有一愣,衙役也是一愣。

衙役先是一愣,然后好像听说世间最可笑的笑话一样嗤笑出声:“不交?别现在说得挺像那么回事儿,转回头就哭哭啼啼说什么小女娘不懂事,又求着我们大人有大量地收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