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役,士大夫痛定思痛,呕心沥血定下三从四德,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郎君们拱双手将妻女送与他人,最后得出结论,自己之所以受此奇耻大辱,是因为妻女竟敢苟且偷生,不肯在被送之时便一头碰死以全名节,而他们一点错都没有。”
说到这里,王柔笑了一声:“是不是跟爹爹很像,错的都是女娘们,爹爹是没错的。他许诺正妻之位后,将管氏抬入府中做妾,让她所生儿女皆为庶出,为嫡出压榨,和别的妾室所生的庶出争斗。而那些别的妾室,也是被爹爹以正妻之位哄骗入府的。”
“你当清贵如鄄城陶氏,有子孙非满四十而无所出者不可纳妾的祖训,本要送进宫闱的嫡女,十里红妆满心欢喜,当真就为了给琅琊王氏一个无能入仕亦不能经商的嫡次子做妾?”
“谁叫你们蠢!信纨绔浪荡子的谎言,所以活该你们被骗,活该你们做妾,活该你们儿女都是庶出,活该庶出的女娘们斗得你死我活面目可憎,前赴后继为娼为妓!”
说到这里,王柔满眼猩红,额角青筋诡异地跳了一下,然后她轻轻地吁了一口气,幽幽地笑了,本来端庄的面容显出烟视媚行的媚态:“郎君是不会错的,所以他该一生顺遂寿终正寝。”
第281章 儿戏
过了几日,王岳派人将《快雪时晴帖》给邵秋实送了来。
邵秋实有些惊讶,这最珍贵的彩头说好了给胜队得筹最多者的。
邵秋实虽在胜队,但因为多是帮助别人冲穴,最终算下来并非得筹最多的那一个。
王岳却将《快雪时晴帖》给邵秋实送了来,怎么的不叫她惊讶?
邵秋实是认字的,不然看不了功法典籍。但她的书法就跟她的“六艺”一样,,一心修仙,稀松得很,所以对这篇只有二十八个字的书札并不感兴趣。
只是《快雪时晴帖》送都送来了,即便不要,看看总还是要看看的。
《快雪时晴帖》顾名思义,从名字就能够看出,是大雪初晴时写下书札。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因为用字短小精悍,后世有数种解读。
一说那件事没能帮上忙,心中纠结至今,世事多无奈。
一说上次的聚会没去,心中遗憾。你的送信的人说不能久留,就写到这里。
一说我的仕途仍胶着不明,可我又力不从心。
以上三种解读,邵秋实看的时候一个都没看出来,她就是看着,嗯,字写挺好,没了。
至于解读,邵秋实看了两遍,连该如何断句都没看出来,就放弃了。
邵秋实深感《快雪时晴帖》落在她手里无异于牛嚼牡丹,便吩咐人给王岳送了回去。
回来的时候,碰到王凌霄在门口等她:“秋实妹妹。”
邵秋实见礼:“凌霄哥哥。”
王凌霄似是急得火烧眉毛,没有拘礼,一把将邵秋实扯进屋,开门见山:“你是修士对吧?”
“凌霄哥哥问这个做什么?”邵秋实反问。
“我听人说,前几日御空而走,带四叔和王柔回府的人是你。”
听人说?谁人说?前几日听说,为何今日来问?
疑问隐在心里,邵秋实只是点头:“我是修士。”
王凌霄满面振奋:“你跟我去救王柔好不好?”
“王柔怎么了?”
“四叔母要将她送到家庙去当姑子,祖父竟也同意了。”
送到家庙当姑子?约莫只是幌子。
王柔活不了,她那样设计王术,便注定她活不了的。
送到家庙只是幌子,或是路上,或是庙里,有的是法子,终归要死。
听见这个消息,邵秋实并不惊讶,邵秋实惊讶的是王凌霄:“你要救她?”
王凌霄点头,义愤填膺:“王柔虽然一时想岔了,拐骗嫡姐,但她中途就将王嘉送了回来,全须全尾,一根头发丝都不曾少。四叔母怎么能送她去家庙,就因为四叔受伤?”
“你四叔受伤了?”受伤?是这样对外解释的?
“王嘉被王柔拐骗出府时,四叔外出寻找,半路为匪人所伤,至今卧床不起。起因确是王柔之过,但是意外,王柔也不想的,四叔母这样做就是迁怒,”说到这里,王凌霄有些疑惑,“是你送四叔和王柔回来的,来龙去脉,我以为你比我更加清楚。”
邵秋实意外又不意外,犹记得那夜她御船行到半路,忽见冲天火光,仔细辨认方向,恰是刚刚离开的暗门楼子。杀人放火原该是一套的,但见王琅杀人之后一把大火烧了屋,邵秋实还是有些怔忡。
如今听王凌霄的意思,杀人放火这样大的事情竟也压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