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修仙大佬被迫走宅斗剧本(168)

作者:顾明朗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夫人客气了。”邵秋实见礼。

傅嫣想了想:“岑娘子刚到,本该安排岑娘子去休息。但我孕中嘴馋,府里的厨子都做不出我想吃的味道,只想吃八宝珍馐酒楼的八宝酱鸭和芙蓉翠浓阁的芙蓉鲜花饼,可能劳烦岑娘子走上一趟?”

邵秋实估摸着傅嫣就是找借口赶自己出府,好单独跟顾妈妈畅聊,倒不介意走这一趟,只是:“我初来汾阳,对城内不熟,不知八宝珍馐酒楼和芙蓉翠浓阁的所在。”

“这个简单,”傅嫣招来身边的女使,“雨儿,你安排马车,与岑娘子同去。”

因不明白邵秋实到底是何身份,雨儿一扫先前闲适,极规矩妥帖地行了一礼:“是。”

不多时,雨儿便安排了马车,载着邵秋实出了李府。

这时已是日上三竿,日头毒,邵秋实坐在车里尚有冰块降暑气,雨儿在外面却是顶着毒日头行走。

邵秋实招呼雨儿上车,雨儿热得满面通红汗湿额发,依旧见礼:“婢子岂能与娘子同坐?”

车夫也劝她:“雨儿姑娘,你不进车轿,坐在外面省些力气也好。”

雨儿仍道:“不能没有规矩。”

邵秋实心下了然,雨儿不肯上车,固然因为她要守规矩,却也因为她在下面走着,马车需要配合她的步伐,便要将速度放到最慢,总不能远远地将她甩在身后。

果然,马车到达八宝珍馐酒楼,时间已过去了足足一个多时辰。

此时的八宝珍馐酒楼外行人如织,车夫找了半刻钟,才找到停靠马车的地方。

“岑娘子,”马车停好之后,雨儿在车外见礼,“八宝珍馐酒楼的八宝酱鸭卖得极好,不仅是堂食的客人,还有许多大府吩咐了仆妇买走外带,估摸要等上一个时辰才能轮到我们。我已为娘子在楼里点了香片果脯,岑娘子可到楼中稍坐,喝茶吃点心,比车轿里凉爽自在。。”

邵秋实下了车,在雨儿的指引下进了八宝珍馐酒楼。

雨儿安排的座在二楼,不是独屋,却有屏风遮掩,也有几分私密和隐蔽。

邵秋实在座位里坐下,发现桌上只摆了一壶香片,一碟瓜子,一碟葡萄干。她环顾一圈,座无虚席的八宝珍馐酒楼里,临窗的座位里皆是如她这般就着瓜子葡萄干喝香片的人。

因为还没到中午用餐的时间吗?

念头划过脑海的瞬间,邵秋实忽听一声脆响,是醒木拍击桌面的声音。

第124章 真假娘子

邵秋实循声看去,但见一楼的大厅中央,搭了一个台子。

那台子比一楼高,比二楼矮,高度介乎一楼和二楼之间。

台上摆了一张方桌,方桌后摆了一张太师椅,太师椅上坐了个山羊胡的中年人,两指夹着一块黑色的长方硬木往刷了柿漆的方桌上一拍:“八月中秋薄露,路上行人凄凉,小桥流水桂花香,日夜千思万想。”

中秋刚过,这句定场诗也算应景,由说书人抑扬顿挫中气十足的嗓子喊出来,当场便有人叫了一句好。

说书人放下醒木,朝着四方虚拱了拱手,刷地一下甩开一把折扇:“上回说到,城里富户木子家,因一场雷暴雨,与穷得响叮当的三契家抱错了孩子。木子家家财万贯,为别人富养了十五年的女娘,自家亲生的娘子却在外受了十五年的穷,吃了十五年的苦。终于在前不久,这亲生的娘子回到了木子家……”

说书人寥寥几句,就将十几年前木子家与三契家的换子旧事娓娓道来,邵秋实终于明白为何周围尽是些喝香片吃瓜子的人,因为他们压根不是来吃饭,而是来听说书的。

八宝珍馐酒楼一共四层楼,其中一楼大厅和二楼以屏风隔出的一半隔间是听说书用的,二楼剩余的一半包厢和三楼四楼的包厢,才是专门吃饭用的。

邵秋实如今坐的,以及她从窗户透出去看见的,都是听说书的座。

这时,雨儿又是一屈膝:“岑娘子请在此安坐稍等,奴去给排队买八宝酱鸭,买好了就回来找你。”

“不急,”到了这里,邵秋实也明白这鸭子不等她把换子的评书听完是买不回来的,泰然倒了一杯香片,“你先给我点些楼里的特色,要有菜有肉,多点几个甜口的点心,我一边吃一边等。”

雨儿一愣,躬身应下。

雨儿出去不多时,便有跑堂端了菜来。

果然荤素搭配,还有浇了糖汁碎冰的西瓜酪,杏仁豆腐和斑斓糕,都是甜口又适合夏天吃的点心。

那西瓜酪做得地道,半透明的膏体并不是纯色的,里面还能看见大朵大朵的西瓜绒,看着就垂涎欲滴。

听书听书,既然是听,只需要带着耳朵就行,邵秋实听着下面说书人抑扬顿挫,全然不妨碍她就着西瓜酪啃鸭头鸭脖鸭腿,还不忘送下去一大口杏仁豆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