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钱,还了爹借王郎君的钱,爹也不用去。”
“爹怎么能要你的钱,”岑万峰当即摇头,“丫头,你记住,以后爹的钱是你的钱,你的钱还是你的钱,爹的钱你可以尽管用,你的钱爹却一文也不会取。”
“爹……”
“爹说笑呢,”说着说笑,岑万峰自己先笑为敬,“爹欠王琅的可不止一千两银子,他给我找了这么好的一个女儿,这样的人情势必得还。所以王氏得去,但我去还就够了,你不用去。”
王琅曾跟邵秋实说过,琅琊王氏没有灵脉,却有符篆丹药无数。
邵秋实此去,若要继续修炼,必然要依附于王琅提供的符篆丹药,而这,也是王琅的打算。
邵秋实主动提出跟岑万峰前往王氏,就是做好了给王琅当门客的打算。
毕竟,修士除了散修就是拜入门派洞府的。拜入门派洞府者,靠门派庇荫修炼,修炼有成后反过来庇荫门派。跟邵秋实进入王氏,接受王琅的资助为王琅所用又有何区别?
岑万峰却告诉邵秋实“我去还就够了,你不用去”。
有那么一瞬间,邵秋实觉得岑万峰什么都知道。
“两年,最多两年,爹就回来接你,”岑万峰目光温柔,“那时你想去哪儿,爹就陪你在哪儿。”
第120章 险之又险
岑万峰走了,邵秋实一直将他送到门外,目送着王家的马车渐行渐远。
下午的时候,耕地将邵秋实的身契送来,已到府衙登记过,如今邵秋实是良籍了。
变成良籍的邵秋实日子跟先前并无不同,除了三餐会出来吃饭,其余时间都在屋里修炼。
府里忙碌起来,中元节过了之后就是中秋节,傅府的习俗,中秋节那日二房三房都会到大房来过,嫁出去的娘子们也要回门,还有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要来。
中秋节过后不久,就是车夫跟邵秋实说过的收租的日子,傅家的佃户都齐聚到府里来交租。
事情连着事情,傅大老爷还能腾出时间出门饮宴,傅大夫人却早已是忙得脚不沾地。
不过这些事情都跟邵秋实没关系,她如今不是傅府的女使,而是客居于此的大儒之女。
傅大夫人本想另辟个小院让邵秋实单独居住,邵秋实舍不得布在房间里的法阵,也舍不得廖长余的手艺,廖长余是馨园小厨房的大厨,是傅仲达专门的厨子,她要是搬出去,过来吃个一次两次还行,想天天吃顿顿吃就不太行了,因此给拒绝了。
傅大夫当即让人砌了一堵墙,将邵秋实居住的房子和傅仲达所居住的院落分开。
傅大夫人人雷厉风行,邵秋实不肯搬去单独的院落,她就新砌一堵墙将邵秋实居住的房子围起来,从另外一侧开了院门,从而形成一个单独的院落。
院落与馨园之间又开了一扇小门,让邵秋实可以自由进出馨园。
小门砌成那日,邵秋实吃饭路过专门看了一眼。
说是小门,却与府里每个院子的院门一模一样,可以落锁,落锁后需得里面的人开门才能进入。
傅大夫人想得真是周全,这周全,既全了邵秋实的名声,最重要的是全了傅仲达的名声。也是要财大气粗,才能将这样周全的想法落到实处。
独院建成,傅大夫人想给邵秋实配几个伺候人,邵秋实不想让人打扰自己修炼,婉拒了。
院子里便依旧只住着邵秋实,没有伺候人,没有门房,邵秋实自不会闲到每日按时去开关门,新装的院门形同虚设。不过傅大夫人本来也只是要个明面上说得过去的周全,并不揪着这些细节不放。
又过了些日子,邵秋实的山地也买了。
原是朝廷铸币的铜山,对外说铜矿挖尽了,于是对外出售。
杨大刀却告诉邵秋实,里面的铜矿是有的,甚至还不少,只是挖不出来,一挖就塌一挖就塌。当年派进去几批矿工都埋在里面,前前后后加在一起死了上千人。
朝廷实在没有办法,才对外出售。
这话邵秋实是信的,铜是铸币最重要的材料,若非万不得已,朝廷是不会将铜矿的开采权放给民间的。
铜矿刚挂出来的时候,问的人很多,但买铜山要花的钱不是一笔小数目,所以那些人也打听得详细。
待知道确有铜矿,却压根挖不出来,那些人便纷纷放弃了。
钱丢水里还能听响,买这铜山怕是响都听不到。
如这样的矿山对外出售,朝廷都会举办大型的官办拍卖会,结果办了几次都流拍。
无人问津了好几年,这才挂在民间的牙行来。
但即使是无人问津的好几年,已经降价到极限的铜矿,依旧不是全身上下摸不出八百两银子的邵秋实买得起的,幸而颜大老爷及时出现,解了邵秋实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