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知道这条蛇是从哪个山洞里钻出来,又估计外人在场,不敢明问,只好以打猎指代。
裴肃走上前,将姜妤挡在身后,微微颔首,与他道:“射猎已经结束,你来晚了。”
姜妤从他身后探出个脑袋:“不晚,正好晚些时候可以和我们一起吃饭。”
她说完,又小小声地问裴肃:“那你打到猎物了吗?”
“自然。”
姜妤小小地惊呼了一声,又问他:“猎到了什么?山鸡还是野兔?我怎么没看到?”
裴肃恶趣味地道:“是只兔子。已经被我剥了皮烤来吃了,你想看?不如我把那张兔子皮送给你?”
他有心想吓一吓姜妤。
他觉得姜妤胆子太大了,尤其在他面前。明知他的身份,怎么还敢指使他做事?
况且,他原也不是什么好人。
他恶劣地想,姜妤最好早点看清楚他的真面目,断了对他的念想,这样对大家都好。
谁知姜妤却喜出望外:“真的吗?我正好还差一张兔毛披风,最好要是白色的,灰色的也不是不行。”
第32章 回城
裴肃冷眼看着她。
崔慎微却在一旁笑道:“我家中正巧有一件兔毛披风, 今春新做的,姜小姐若是不嫌弃,明日我便让人送来, 权当答谢姜小姐今日留我用饭了。”
姜妤正要点头,裴肃却先她开口道:“不必了, 我那儿也有,今日回城后,我便让临渊给你送来。”
姜妤:……?
姜妤觉得她其实可以拥有两件披风。
但是看了看裴肃冷沉沉的脸色,她选择闭嘴。
一行人慢悠悠地走在田埂上, 待他们回到张家时, 村子里已经炊烟四起, 日头渐西, 挂在远山上,青川野溪间笼着一层胭脂似的薄媚, 雾蓝的天幕下白鹭低飞。
见他们回来, 张婶转身打了盆热水, 招呼他们过来洗手。
姜妤走过去,和张婶道:“待会儿再加副碗筷。”
张婶“哎”了一声,连声说好,又道:“听闻您来,赵家送了只鸡, 刘家送了只鸭,还有李家送了几根腊肠过来,我想您一贯不喜欢吵闹,便收了东西让她们各自回去了。”
这几家和张家一样, 都在姜家的庄子上做活,一边照料田地, 一边养些鸡鸭。
姜妤抿着唇笑道:“那您记得帮我谢过几位婶子。”
她说完,又道:“我想买几块田,您平日常和邻里走动,若是打听到什么消息,劳烦您知会我一声。”
她说这话时没避着人,一来是觉得裴肃与他身边那位公子不会关心这种微末小事,二来则是觉得他们应当不会多问。
裴肃与崔慎微也确实没问。
若是买铺子做生意,兴许他们还能插两句嘴,但若说到买田地,他们却是一窍不通了。
胡氏一口应下,又请几人进屋用饭。她赧然道:“乡野饭菜,比不得京中酒楼精致,还请几位莫要嫌弃。”
这话自然是和崔慎微与裴肃说的。
两人不比姜妤,是头一次来,因着是二小姐的朋友,胡氏也想将他们招待好。
奈何裴肃在旁人面前一向寡言,也就只有崔慎微,很有些长袖善舞的本事,连忙笑着打圆场,说哪里哪里。
他说完,看见面前桌上放着一壶酒,又笑问道:“既然有酒,怎么能没有花生?我听闻炒花生与凉拌猪头肉是最下酒的好菜。”
裴肃闻言,皱了皱眉,却也没说什么。
胡氏也是一怔,正要开口解释,姜妤便笑道:“我自小不能吃花生,每次一吃身上就要长疹子,身边的人都知道这事,所以今日张婶便也没炒花生,招待不周,缘是因我之故,还请公子见谅。”
崔慎微望着她,微笑着颔首,温声道:“原来如此。姜二小姐与七郎相熟,便也是我的朋友,唤我微之便好。”
不等姜妤应话,裴肃冷着脸将碗往姜妤面前重重一放,碗底与桌面相触的一瞬间,发出清脆的一道响声,他却仿佛浑然未觉似的,对姜妤颐指气使:“我想吃鱼。”
姜妤莫名:“鱼不就在你面前?”
裴肃皮笑肉不笑地提醒她:“谢礼。”
她有功夫和崔慎微说话,还不如多给他夹两筷子菜。
被他这么一打岔,姜妤也顾不得和崔慎微说话了,只能认命地给裴肃夹了一块鱼腹,雪白的鱼肉上滚着红色的汤汁,鲜香麻辣的气味直往人鼻子里钻,别提有多诱人了。
给裴肃夹完菜之后,她自己也就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张婶知道她的喜好,桌上的菜几乎全是按照她的口味做的,蒜苗炒腊肉,里面只放油盐和蒜,红烧鱼汤汁浓稠,不加香菜,清炒豌豆尖则是绿油油的一盘,只用油盐炒出来,别的什么都不加,腊肠是洗干净后上锅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