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彭师傅,歇一会儿,喝口水!”赵婶大声吆喝着。声音小了他们听不见。
收割机继续行驶了一会儿才停下。
“赵姐?你怎么来了?”季建设问。
赵婶举起茶壶,“给你们送水的,这大热的天,不喝水怎么行?”说着就给季建设倒了一杯,又走到前面,“彭师傅,喝口水先?”
“哎!好!”彭师傅接过水杯,一饮而尽。
赵婶:“再来一杯吗?”
“行啊,再来一杯,这水还挺好喝的!”
赵婶:“喜欢喝您多喝一点!”
彭师傅:“够了够了,喝多了可不行。”
喝完第二杯彭师傅就没喝了,从驾驶座下来,问季建设:“怎么样还行吗?”
季建设也喝完了自己的水,杯子给赵婶收走,“还行,我发现这个不比种树轻松。”
种树是要用着腰,有时候树也重,也累。这个虽然全程坐着,可是就一个姿势,两手要用力抓住袋子,还要封口的速度快,不然就掉地里了,一粒一粒的可不好捡,那就浪费了,他心疼。
“种树可比这个轻松,你这才多少地,三亩多,我们今天速度慢,最多下午两点也就收完了,像我以前一亩地最多半个小时了,一天十几二十多亩地要收,那速度才是要累坏了。”
所以除了刚开始有收割机那几年,有人愿意合伙一起干,轮流装袋,以前主要是一家买这么一台收割机还是不容易,都是合伙的,工钱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现在都基本上是一个人干了,主要是不怎么赚钱了,现在村里种地的少,一台收割机也开工不了几天就休息了,好多人都不做这个了。所以装袋的要么自己来要么请人,不过现在也有一些新式的机器一个人完全可以,主要也都是在北方比较多一些。
“也是,现在也不能跟以前比了,别的不说,这年纪就上来了,比不得年轻的时候咯!”季建设笑着说道。
“哈哈哈,那倒是,休息好了没有?休息好了就继续了?”彭师傅问。
季建设扭动一下胳膊爬上收割机坐好,“来吧!”
……
稻子收回家算是完成最重要的一步,在就是要晒干了,天气好,要收稻子,李红梅和大姑还要季奶奶早两天就开始收拾自家的院子,三亩地的水稻,自己院子里不够晒,还借用了大爷爷和二爷爷家的地方。
靠山村是没有统一的晒谷场的,一般都是自家院子里打一个,不够用就会借别人家的,太多人去的也不行,容易踩脏了。
李红梅计划了三家,离得近,晒谷需要经常的翻晒,远的话就不方便。如果不够的话就去村长家或者村部的篮球场,村长家因为季柠送去的竹子,地方也不大够,所以已经被排在篮球场之后了。
天公作美,连着两天的大太阳,算上割稻子那一天,总共晒了两天半,入仓库之前,季爷爷搬出来了家里的老风车,进行最后的一道工序。
经过风车之后,剩下的就是合格的可以成为大米的谷了,筛出去的也不会浪费,会磨碎了喂鸡鸭吃。
最后季柠一季水稻收获三千多斤稻谷,大丰收,当天吴强就去大米厂碾了一百斤新鲜的大米回来,大姑都没煮饭,硬是等到新鲜大米到家,才上锅蒸,给大家伙来了一回正宗的柴火饭。
“这米煮出来,晶莹剔透的,比那什么东北大米看着漂亮多了!”季爱党说道。
“我都饿死了,快吃快吃!”季建设催促道。要评价说话的吃完再说。
“对对对,先吃饭,这米家里还有,以后天天吃,今天都累倒了。”季奶奶心疼孩子说道。最累的就是季建设季柠了,家里就他们俩干活最有劲了力气活都是父女俩干了。
吴强两兄弟倒是想帮忙,就他们俩的体力,不帮到忙就不错了,祁钰萧在的话倒是能干的,可惜早上说要出差,一早就带着刚回来的江助理走了。
……
“这米?要卖吗?”问的是沈君,但是话一出,吴强还有李景明都看了过来。
季柠:“卖是要卖的……”她还要再种一季的,就是不知道要卖多少。
“不能给祁总开后门了,你跟他签的合同没有米这一项吧?”沈君狐疑的问。她也总觉得这俩人的关系太好了,季柠给其他的朋友的优待可没有祁钰萧这么大。
季柠摇头,“没有,就只有菜的。”
沈君摸着杯子:“那还差不多!”
吴强也认可,自从沈君来了之后,他好像没什么用武之地了,这怎么行呢?“妹妹,哥哥我查过了,你知道那谁的店,一道菜卖多贵吗?”
这下子不仅是季柠,其他人也都来了兴趣,看向吴强,催促道,“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