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吃糖,我从小就喜欢,只是你和爸说男子汉大丈夫爱吃这个,有点娘气。”
后来遇到再好吃的糖,他也不敢在他们面前表露出来。
“我不会做饭,什么东西到了我的手里,做出来猪都不愿意吃,后来我们就搭伙吃饭了,他做饭很好吃。”
“下乡后我们分配的第一个农活是割大豆,我割了一天都不如别人割半天的多,别人只会说加油努力,以后会熟练的,只有他割完了会过来帮我。”
“我买了很多糖果,上工的时候总喜欢偷偷吃几颗,后来被别人看到了,他们都在笑话我,我知道他们可能没有恶意,只是调侃一下。
别人都在笑,可他却帮我打报不平,说男人家吃糖怎么了,有甜的话谁愿意吃苦呢。”
“其实刚开始我是看不起他的,觉得他在把我当傻子,我知道他打过好几个女知青的主意。
我也知道他对我的好,是带有目的性的,但是我也没有什么损失,所以就当不知道了。”
“后来,我们收到了家里的包裹,他的少的可怜,我才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这么幸福,去了哪都有父母的疼爱。
那天晚上他喝了好多酒,醉话说了很多,如果可以他也不想那么圆滑,不想事事都看别人眼色。”
“再后来,看到他每天讨好的和别人笑,我觉得心里特别的堵。”
袁华看着刘莉,“所以从头至尾都是我一个人一厢情愿,主动的人一直是我,他是被我拉下水的。”
有风渐起,袁华拢了拢衣服,觉得今年的夏天格外的凉。
八月底的时候,袁华的体重降到了历史最低,连衣带人不足七十五斤。
刘莉再也忍不住内心的煎熬,回去和袁父交了底。
袁父得知事情真相之后,整夜没有睡着,刘莉亦是如此。
要是儿子现在活蹦乱跳的,他说什么也要拿棍子敲断他的腿,可如今儿子已经失了半条命,他们还能说些什么呢?让他死吗?
刘莉犹豫了一会,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她知道丈夫一定是觉得自己疯了。
她也觉得自己疯了。
可事到如今,除了这一线希望之外,她没有别的办法。
袁父直到黎明时分才心情沉重的点了点头。
妻子说的对,现在当务之急让儿子活下去。
九月底的时候,袁华的精神已经一天不如一天,每天大半的时间都在睡着。
这天阳光很好,刘莉端了饭菜进来。
给袁华腰后垫了两个软软的枕头,让他靠着,“华华,少吃两口行吗?”
袁华点了点头,“嗯。”
刘莉深吸了一口气,舀了一点点送到了他的嘴里。
见儿子咀嚼后终于咽了下去。
刘莉忍住激动,又给他喂了一口,眼神更是悄悄的看儿子的表情,只要他一有不适,就立马停下。
这顿饭足足喂了快一个小时。
看儿子吃了足足小半碗,刘莉的眼泪叭哒叭哒的往下掉。
他吃下去了!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半个小时后,儿子一切正常并没有呕吐的迹象,刘莉这才激动不已的去找医生。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
她刚跑出病房,床上的袁华便把头埋进了被子里,眼眶酸的不得了。
饭菜一入口,他便知道了。
他要等的人,回来了。
题外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完美的人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第250章 恢复高考
8507年的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宣布恢复高考。
10月2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以头条新闻的方式发布,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各地。
接下来的几天,新闻广播里每天都会播送关于高考的细节,事情也渐渐的明朗起来。
这次高考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无法组织统一命题,只好授权各省自行命题,因此,各省考的内容不同,考试时间也不一样。
像上海这边的话是十二月的11号到12号考试,正式考试之前还要参加预选考试,通过后才有资格正式报名参加高考。
而江绪所在的黑龙江就不需要,不过那边考试时间要晚几天,得17号和85号才考。
十月底,裴晚宁去单位办理离职,跟她一起的还有秋雅。
单位里大多数都是工作了十多年的老人了,对于她俩放弃工作要去考大学的这种做法,说实话他们是不太能理解的。
你说你们俩如果要是农村的,指望着考大学实现鲤鱼跳龙门,那很正常。
毕竟上了大学后,不仅能够免费上学,毕业了还能由国家分配工作。
可你们已经有了铁饭碗,而且出版社的工作说出去多体面啊!
现在却要花几年的时间去上学,你能保证出来后分配的工作一定比现在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