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书示意青杏往前翻,翻到嘉元五年十一月,她看到那祈福内容上写的是:哀于骨肉分离,惟愿在世者平安。
骨肉分离,在世者平安。
署名是:樊川居士。
意书盯着那署名看了好久,看得眼睛都开始发酸。
-----
樊川居士、樊川居士,樊川居士不是杜牧吗!
她又让青杏往前翻找,急得差点把那册子抢过来,翻到嘉元四年十一月的记载,那署名写的也是樊川居士,不过祈福内容写的是:赠别。
杜牧……杜牧的《赠别二首》,最有名的便是赠别二首里有一句:袅袅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如果那豆蔻梢头是谜面,谜底打一个字,便是妙字。
绕了这么一大圈,意书倒吸了一口气。妙贵妃,你可真的够难猜的。
若我不是个袅袅婷婷的姑娘,若是你儿子那整日带兵打仗的人来这里,翻上一百遍也翻不出个所以然来,她回去非得和方负雪要个一千两银子去!
【已经收录重要物品:城隍庙许愿册,嘉元四年至嘉元六年。】
“还行,有点用处。”意书在脑海内夸奖系统道。
嘉元四年十一月四日,方负雪的生母一人来到城隍庙为自己的儿子祈福,用得还是假名字。恐怕她本人并没有亲临,而是托了亲信来这里。
嘉元五年同月同日,有人祭典妙贵妃,又再次来到城隍庙,留下更多的线索。
嘉元六年,这条痕迹干脆被抹去了。
意书心中有个大胆的猜测,她让青杏去问那个老道士:“敢问这其中涂抹,是何人所做?”
道士被她这一问给问懵了,接过来一看,连忙作揖致歉:“小人实在不知!小人实在不知!我们哪里敢动齐王府上的东西,画押签字全是府上大人所做,我们都不敢多嘴。”
青杏没被人行过这么大的礼,在原地手忙脚乱同老道士拉扯,意书翻开距现在最近的、去年的册子,只见十一月的祈福登记并没有被抹去。
她一本本地往前翻,一直看到了嘉元二十二年,方负雪成年那一年。
嘉元二十二年,是记录被抹去的最后一次。
方负雪成年,独自开府,册封亲王。府中上下所有人都被重新安排。这位拼命帮助妙贵妃留下线索的人,应该也已经被清出了齐王府。
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内鬼竟在我身边
齐王府上平日条理井序,府中上下进出都是三缄其口,做事沉稳不漏。
府中虽说不乏精致华贵建筑,但整体沉郁大气,不同于寻花问柳之徒的府上都是耗费人工钱财的东西。
百姓对于齐王的评价也很高,方负雪本人是个保家卫国的好将军,也是治军打仗的好领袖。他是个成年未久的少年人,身上带着些贪玩和幽默,可皇家气质难以掩盖,能力与手腕也是满朝共睹。
“所以府上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池见星抿了口碗里的茶,发现是茶叶后有些嫌弃地皱了皱眉,“殿下不怎么同人亲近,跟他一并长大的副官都没有这般拉拉扯扯过。”
“说明意书姑娘在殿下眼里很特殊。”初桃两眼放光,满脸都是“好甜好甜好甜”的神色。
青杏有些不解地看了她一眼:“我更倾向于,意书姑娘知道自己没几日可活,干脆疯了。”
三人站在檐下一起摇了摇头,看着方负雪装作生气,实则嘴角还带着笑,指了指自己的宅邸。
-----
意书在城隍庙,破解开妙贵妃身边人留下的线索后,决定不敲诈方负雪点银子,这日子是没法过了。
她和这人第一次见面,便救了对方一命,后面又为了他把刀架在南画萤脖子上,拿到洛川水,又替他选好了新春礼。期间虽说骗过方负雪一点钱吧……那也是她应得的。
于是意书回到府上美美睡了一觉,睡醒后便去打劫方负雪。
方负雪刚从正阳宫回来,实属被她吓了一跳,意书故作生气状,摊开手问他要银子。
齐王殿下也不说给,也不说不给,还和意书讲大道理,什么为了黎民百姓为了天下大同我们得省点钱花。
意书在哪穷村子待了好几天,对他这套不屑一顾:“你拿着才乱花,不如我替你管。”
还在廊下观看的池见星迟疑道:“管钱的,一般不都是账房吗?”
“听说礼部尚书大人惧内,每月俸禄都交给夫人管。”青杏在皇后身边待过一阵子,这种八卦比他们了解的都多,“所以,意书姑娘是不是有可能……”
她用袖子掩面,一个劲用胳膊肘碰初桃。
初桃笑骂道:“我见是你恨嫁了,改日让殿下给你寻个好夫婿,赶紧出府去管你自己夫君的俸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