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东都(574)

日本从一百年前也开始仿照唐朝铸铜币,但因铜矿资源匮乏,铜币不足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如今两朝更替,新天皇需要用铜钱的地方更多。

大唐拉一船铜钱过去,买一座荒山,就说挖银子回国铸佛像,日本这时还没有金银做货币的思想,一定不会拒绝。

“原来如此!”

“他们前后派来十三批遣唐使,我们海船可装万石,装十三船回来就不得了,何况四百年!”

“古书有云,海外有银山,想不到是真的!”

大臣们议论纷纷。

哪怕白银不做流通货币,以此时的高价,妥妥的算是“财宝”,虽然耗费一船铜钱,但能买座银山,他们还是支持的。

有了这个鼓舞人心的消息,很快,第一位驻日御史诞生了,那就是四方馆通事舍人李景全。

朝廷发行金银锭用于流通,各藩镇可用金银锭缴纳税款的通文也发了下去。

随之下发的还有金银锭尺寸、重量、外形、刻字的标准。

最高兴的是岭南、福建、浙东、浙西几个藩镇,他们都有番商的登陆港口,番商采购多用白银,朝廷却要他们用铜钱交税,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可以省掉许多兑换损耗。

若不是李奏有柜坊在岭南等地用黄金、白银做生意的实战经验,他也没有这样的概念。

日本国要到华夏的明代才开始大规模采银,那座石见银山也确实开采了四百年,它占当时世界总产银量的三成。

这一世,大唐要捷足先登了。

精通日本、高丽语言的李景全,领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很快就带着五百金吾卫出发了。

他要赶在初雪来临之前,踏上那片海外北国宝地。

第414章 兵变

枝头的小柿子开始一点点泛黄,满园的菊花开得恣意张狂。一切看上去都那么顺利,除了李奏让长史抵交的齐王府请婚奏书。

没了亲爹亲娘的皇子就是这么卑微,自己的婚事要皇帝兄长和嫡母点头。

林美人已经平安诞下了二皇子,可惜他胎里波折,生出来就有些先天不足,白天晚上都睡不安稳,好哭,也不如别的孩子长个儿。

圣上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李宗,后来,圣上又给他在后面加了个“俭”字。

俭,约也,就是让他约束自己,不要没日没夜的哭。

宫里有个闹腾的孩子,圣上又瘫在榻上连轮椅都坐不了,李奏有心去催萧太后,也被太后搪塞过去。

萧太后再喜欢洛泱,可皇宫里那个才是亲儿子、亲孙子,苏家这般本事,她怎会让洛泱嫁给李奏,为虎添翼?

“李蕊的孩子也快出生了吧?”洛泱依偎在阿娘身畔,看桃花用新织出来的棉布给孩子做小衣裳。

“她和你四兄虽未成亲,你也不该连名带姓唤她,要称她一声‘李娘子’。”李明珠不管她听不听,做为母亲还是要教导她。

“知道啦,看见她,我就称她‘四嫂’行了吧?”

洛泱笑嘻嘻的往阿娘怀里靠过去,李明珠伸出手臂搂着她,手在她背上一下一下的拍着,嘴里嗔道:

“办起事来像个小大人,贴在娘身上就像块狗皮膏药。哎,希望你那四兄能早点长大,都要做父亲的人了......这事就咱娘俩说说,你屋里的人都别说。”

“我没说,你看桃花做衣服都偷偷摸摸的,我们谨慎着呢。”

桃花一下笑了:“最近哪个屋里不在做冬衣?谁会注意到我在夫人屋里缝什么。将军这次多驻守半年,年前换防就能回洛阳,老夫人可就高兴了。”

“是啊,多亏六郎,这回能让你爹解甲回东都做留守,再不用带兵打仗,叫人提心吊胆了。”李明珠拍拍女儿的脸颊,笑着问:

“你是跟我回东都,还是留在长安等着嫁人?”

洛泱将来嫁给李奏,也要在长安苏府里待嫁,李明珠舍不得女儿两京奔波,想着自己回去就行了。

“我才不要嫁人,我想见阿爹......”

“胡说。赐婚圣旨下了你敢不嫁?”

母女俩正在有一句没一句聊着,三郎退朝回来,一副火急火燎的样子,张口就说:“延州兵变了!”

“延州,延州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洛泱坐直来,给阿兄倒了杯热茶。现在的地名她还有些对不上,要说“延安”她肯定能想起来,延州就在京畿北方的鄜坊镇。

苏将军镇守的同州关,就在京畿与鄜坊之间。

“那你爹......”

李明珠知道其中利害,京畿相邻藩镇发生兵变,最容易对京畿造成攻击,而苏知远守的就是京畿北大门。

元枫看看妹妹道:“你还记得,你让我去查史墨白为神策军买马的事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