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东都(494)

目击者连船上的标记都看得清清楚楚,但做为刺史的裴煊就是查不到,可见这保护有多严密。

“没错,不但你的驿丞,连苏将军的水军里应该也有内应。伊阙庄一面依山,一面临伊水,庄里就有自己的码头,我被李超那俩龟孙追着打……

不,是我且战且退时,无意中看到船上有‘黑虎’标志,跟那日目击者看到的一模一样。”

裴煊刚才听芊芊说鬼市,再听到含嘉仓起火的火药与它有关,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看来,是天让他回洛阳,了了原来的无头案。

他默默从怀里掏出个锦囊,解开扎口绳,摸了摸,从里面掏出一张纸条来:

“这是六郎随信一起送来的,说是泱儿想的计谋,若是问题棘手可拿来做参考。”

裴二胖咧嘴笑了,扯得他脸上的伤又痛起来,只得捂着脸埋怨道:“你有锦囊怎么不早拿出来?说不定连这一拳我也用不着挨了!”

纸上写的字小,芊芊将窗帘打起,让光线落在裴煊手上。

“回洛仓果真有粮,但粮主又不肯卖粮,只需依计行事。

一是宣称官府已从江南调来大批粮食,不但可以填满两京正仓、太仓、常平仓、军仓,就连义仓也能保证今春赈灾之需。

二是宣称在杜方府里找到了他们走私的账簿,按与安王勾结,参与谋反案论处。

三是检举屯粮不卖的平民,检举属实,可奖赏麦米两石、布帛两匹。”

马车里的裴家兄弟和杜芊芊面面相觑:

这不就是告诉粮主,市场上有大量的米,米价不但涨不起来,还要跌了。账簿被官方掌握,你要立功赎罪。

杜芊芊却道:“这样不妥,对普通商户可以这样,对鬼市的操控者来说,他们宁愿灭了拿到账簿的刺史,让你查无可查。”

确实,现在出现的是洛泱、李奏没有预料到的事,锦囊有用,却还需要修改补充。

“伊阙庄不是无懈可击,他们不是一家,而是集数家及背后的官府力量才有这么大的能耐。刚才李超、李能兄弟与他们很熟,我猜李赟在庄子里就有地库。”

“对,各个击破。”

忽然一阵马蹄声传来,听车夫说话,裴煊知是公主府的袁司马带人手来了。他掀开车窗帘道:“没事了,我们先回府。”

袁司马道:“大公子,李留守被气死了,还有,被州府拉去行刑的李赟和李娘子,一不小心被衙役打死了。大长公主说,让二公子尽快回府,以免李家生事。”

“知道了。”

裴煊放下帘子,兄弟俩对视一眼:

哪里是不小心打死?

明明就是裴煊交代他们,往死里打!

第354章 欲擒故纵

八百里加急,裴煊的信到达苏元枫手里已是一天半以后。

李奏和元枫兄妹坐在浅草堂的小别居里,信里说,回洛仓确实还在使用,但它在黑帮鬼市的手里,普通办法很难奏效。

“防御使一两年就要轮值,跟着走的只有亲兵,下面的驻军军官待的时间长,他们要是想在地方做手脚,上下都有人打掩护,防御使很难察觉。”

元枫像是在为父亲解释,更像是在叹气。这个问题圣上不知?

只怕是他不愿意想。

内侍臣权不出京,王守澄他们不会考虑地方怎么样,但圣上总要考虑,天下不是巴掌大的皇宫。

可他信不过掌军权的将军,就像怕边军壮大不受皇权,宁可调拨军粮,也要废了边军屯田一样。

让文武官走马灯似的执掌地方军政,是他唯一可选的方法…

恶果之一就是官员平庸,无过则功。

李奏前世不知鬼市,但有几个贪官还是有所耳闻,他略一思忖便道:

“动不了鬼市就先别动,我们今后有的是时间。李赟和他的后台李逢吉不是都死了吗?李家现在就是他们的短板,吃了苏家的庄子,该他吐出来。

我们欲擒故纵,他们才会更猖獗。买粮的事交给邸店和柜坊,虽然慢一点,至少不会打草惊蛇。”

他们缺的不是一时的军粮,而是吸引外逃边民重建家园,以及吐蕃境内唐人来投的粮食。一万打仗士兵,身后至少还有六千家属后勤。

这个思路早已超过朝廷层面的募兵,所以他们才需要做更多的准备。

按照洛泱想出来的粮食,一方面是购买民间富户屯粮,另一方面就是到边镇去种植快熟的占城稻。

目前购买屯粮是首选,种占城稻是后续力量。

曹福广已经带着种子从东都出发,二十天后到达凤翔陇州,正好赶上雪融春播,凤翔会和东庄一起种下今年的第一批占城稻。

若这二代稻能种植成功,那就是迎接回归边民的第一批粮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