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哪个朋友?要不,介绍他到东都铁板烧店里去做个二掌柜?”
“嗨!我朋友也是读书人,去给人家看店,岂不是有辱斯文?这不行……对了,你把铁板烧店里用的调料配方给他也行。”
洛泱推开他的胳膊,嗤笑道:“都活不下去了,还死要面子活受罪,那就让他全家跟着他饿死吧。”
元植看着她的背影嘟囔道:“小气!我不信这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给他这么胡搅蛮缠,本来想好好跟他讲道理的,这也无从说起了,唉,白偷了棍子,也没得打他两棍。
不过,洛泱还是交代季扬去找找,四兄是不是真有这么个读过书的朋友。
现在她身边的人,只有忻德、陶冬是读过书的,她还想找一个能把她说的、画的那些技术,整理出来的人。
可过了两天,季扬来回,四郎君根本没有这么个“朋友”。
“这还不知是受了谁的古惑来要方子,或者就是他自己想拿方子去换钱。还好只有半个月了,等他回军营的时候,我写封信给二兄,要他好看!”
半个月好长,长到月亮都变了一次脸,长到黎海平带着一小袋棉籽回了洛阳。
黎海平父子俩趁着牡丹入冬前的护理,把印象中种有白叠子的府邸都走了一遍,可就是这样,得到的棉籽也少得可怜。
李奏说的没错,白色的花大多数人家不喜欢种在园子里,就算是白牡丹,也被一些人视作不详。
他带着棉籽回来的时候,洛泱正好也在县公府里。
因为,曹福广满脸愁容的来了,他正把篮子里的稻苗拿来给阿郎看:
“田里大多数稻苗都像这样,还有少部分抽了芽就黄黄细细的,风一吹就倒了。”
这可真是个坏消息。
黎海平接过来看了看:“这是土不行吧?”
“可这稻种在占婆国哪里都可以种,那些农户说,它是最不挑土壤的稻子。不过,我是带了一袋土回来的,就在公子花房里。”
阿荣忙去把一麻袋土提了进来。
黎海平和曹福广都抓了一把土来看,土色微红,是红酸壤,确实和洛阳的土壤差别很大。
洛泱皱着眉想不通:宋真宗当时在宫里种占城稻,那就是在河南开封,怎么我河南洛阳就不行了?
可这一袋土,就算当肥料洒地里也不够啊。
曹广福一直在用手抓着袋子里的土,他真是不甘心。
可不但土有限,稻种也有限,试一次就少三斤,没有改良方案,他也不敢提出重新种。
洛泱想起了现代用育苗杯育种,那不就可以集中使用这袋原土了吗?
现代育苗杯大多用的是塑料,难道要烧陶瓷小花盆?那肯定赶不上季节了。
那一湾活渠叮咚叮咚的,风吹着树叶“沙沙”响,洛泱想起李奏在公主府里住的紫竹洲,她突然笑了。
趁他们的视线看不到,她用食指悄悄在李奏没表情的脸颊上戳了一下,轻声道:
“笑一笑,我有办法了!”
第一八四章 又一个坏消息
李奏脸上没笑,眼里却笑了:
“没有才怪。”
“让大家去砍竹子,一节节的做成杯子状,底部打个眼,做成育苗杯。先用原土将好苗培育出来,再移种到地里。下一代的种子,应该就能适应新环境了。”
洛泱说完,黎海平点头笑道:
“是这个道理,我们载重胡人的花草,也没人敢说一次就成功。公子,这段时间园子里没什么忙的,我也去绿柳庄凑凑热闹。”
洛泱眼前一亮,她想起黎海平父子做过牡丹嫁接,培育出的新品种花开两色,他们还育出一种杂交兰花,又种过外邦引种的花草……
他们能不能让原有的稻子和占城稻杂交?
这技术她还真不会,不过,可以提出想法,让他们这些匠人自己去想办法。
曹福广已经等不及了,他给李奏、洛泱行了个礼,提起那袋土就往外走:
“我这就回去砍竹子,浪费了八天,时间不等人。”
“我跟你一起去,顺便到东庄找找合适种白叠子的地方。”
两人一前一后走了,洛泱笑道:“那我也走了,过几天去长安,我去萧家看看他们准备好了没有。”
“不许走,他们又不同去,总要等元枫找好了宅子才过去。”李奏拉住洛泱的帔子,她嘟哝到:“这东西挂在胳膊上,唯一的作用就是方便让人捉住。”
“那你们那儿女子穿什么样的裙子?”李奏好奇道。
洛泱一脚搭在他轮椅的踏板上,手在大腿上比划:“裙子到这里,上身只穿里面的襦裙加两根肩带。”
“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其他都露在外面。”洛泱两手一摊。李奏脸变了色,忙问:“你们不是种棉花了吗?怎么还都穿不起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