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东都(205)

“阿郎,从今天开始,这个神阙洞和阿琛他们三百来人,末将就交给您了,他们背后的老幼妇孺还有几百人,您也不要把他们忘了。我的儿孙都走在我前面,现在,我也该放心走了……”

下山之后,阿凛、李式留下来,帮助李琛将山上的老幼妇孺陆续转移到山下小彭庄,玄冰卫暂时保持不变,只分了五十人给阿凛,负责建设山庄,在庄里偷偷挖暗道密室,已备将来转移金银之用。

李琛、蕊儿和阿凛、李式一起,站在小彭庄外向阿郎告别。有了阿郎,玄冰卫没有尽头的等待,终于结束了。

回洛阳的路上,李奏还多了一份愉悦:

他们带回来这一袋金铤,足以应付苏家眼前之急。

阿茂赶着马车还在城门外等着他们。李奏坐回到马车里,又变回了那个双腿不便的巢县公。

“阿茂,我们去修善坊,听说,今晚有人试吃季掌柜的铁板烧。”

“真没想到,小娘子转眼就让一个暗卫去做了店掌柜。”阿冽真是太羡慕了。

“那让你和阿凛换换,你可以转眼就成了庄头。”

“不不不,我就算了,我还是跟着您吃香的喝辣的。”

忽然,李奏不说话了,他正从车窗的一角往外往,阿冽也从那里望出去,只见史墨白正将一个客人送出来,那客人长得肥头大耳,不知说到什么,两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看到了没有,季扬来这里,是为了盯住史家的云水间。”

“公子您也觉得他家有问题?”

李奏将窗帘放下,微微一笑:

“小娘子说他有问题,就一定有问题。”

第一四一章 隔墙有话

神阙洞里的金子,全都是玄宗朝的国库存金,虽然富可敌国,并不能拿来直接使用。

李奏让拿回来的,是一百条金铤,一面刻有“专知采市银使右相兼文部尚书臣杨国忠进”,另一面刻有“邕州金壹铤貮拾两”。

玄宗朝国库年收入三千四百万贯,如今不到当时的一半。蓦然出现这么多金银,不但无法顺利使用,还很容易暴露。

龙门离洛阳不远,当年时间紧迫,本要运到川蜀,迫不得已才找到这藏金之地。

他的祖君宪宗皇帝时,便已不再限制岭南采银,邕州、安南、广州的金坑也陆续被挖掘,这些金银,被用在海外交易上。

洛泱对他说过,对付大唐铜币匮乏的办法之一,就是要像祖君开放岭南那样,让金银成为流通货币,市场才能重新活跃起来。

神阙洞,就是他拥有权力之时,让黄金、白银成为流通货币最好的助力。

洛泱才说伊水有黄金,他就在伊水下游得了玄冰卫守护的藏金洞……

正想着,马车停了下来,阿茂伸头进来小声说到:“公子,刚才和史大郎在一起的就是王九郎,苏家东庄的地契就在他手上。前几天您让我跟着苏家去查放数的这几户人,我就远远见过他。”

“这些人本就是一个圈子里的,他们都认识史大郎,也不能证明这事就与史大郎有关。不过,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

李奏没动,阿茂跳下车,从侧门进了后院。过了一会下来说,苏小娘子过来尝了菜就走了,只有萧家兄妹和几个契丹人在上面。

泱儿不在,上去也没意思,李奏挥挥手,马车调头回了公主府。

乞巧节这天早上,洛阳天街上首先热闹起来,赶早到花神庙里拜花神的小娘子,穿着鲜艳的襦裙,梳着簪花高髻,说说笑笑的走在大街小巷。

洛泱没这个好心情,将军府里的亲兵暴乱虽然当天就镇压下去了,可接连处理那些直接参与暴乱的亲兵,父亲和兄长心里都不好受。

祖母的病也还在吃药,她打算就在自己院子里摆个香案拜拜,就算是“乞巧”了。

苏知远让元桢今日就赶到长安,找外祖君平昌郡王商量对策。在府门外送别了长兄,洛泱转身回了府里。

“小娘子今儿不去街上逛逛?乞巧节虽不是大节,可街上都是些小娘子喜欢的玩意儿,年轻郎君也在这个时候到街上去逛,热闹得很。”丁香见她闷闷的,便笑着建议道。

荷花也说:“今天季掌柜开张,他还请您过去坐坐呢。”

“昨儿不是尝了?过些日子,我在替他添几道菜。之前托裴二表兄找东庄金主宽限些日子,他到今日还没给我答复,我还指望饭庄开张,人家给他面子,他能给我一个好消息呢。”

不管做什么生意,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赚快钱只有坑蒙拐骗,洛泱这也发愁啊。

二兄已经在内外亲兵中招人去搜捕魏光了,这更是没有定数。如今户籍制度已经不像盛唐时那样严格,流动人口并不少见,追凶几乎就是拿着一张不怎么像的画像去到处问,等于就是去碰运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