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奇官大人思忖着,第一个发表意见:“陛下,娘娘说的不无道理。前方来报,今年的越国将领依旧是与娘娘交过手的哈达,怕是只有娘娘才了解他们的作战方式。”
皇帝怒道:“南国就没有可以应战的男儿了吗?”
有是有,可对付越国,确实找不出适合的来。情况紧急,没那么多的时间去一个一个地观察挑选。
齐尚书上前一步,道:“如果大将军没有回北境,这个领军者必然是他了。”
张奇官大人又紧接着:“情况特殊,陛下好好想想,只有万家军才能完全信任。”
在这种时候,兵部的人会把所有的信任都投在万家的身上。
他们怎么劝,皇帝都不为所动,目光紧紧盯着万思宁,有种想要把她盯出问题来,好好回宫养着的狠。
万思宁道:“陛下是觉得,我不如那些那些男子?”
皇帝哽住了。谁都知道,就目前的情况,武道修为比过万思宁的还真没找到。她常年待在宫里,让人觉得她已经变成了金丝雀,再无打斗的力气。
“别人不知道,陛下你还不知道么。臣妾在宫里,虽说无敌手,也未曾懈怠。对战的优点是知己知彼,越国,只能臣妾亲自去。”
她说完,狠狠在地上磕头,皇帝扶她起来,额头上已经一片红。
“你先回去,孤再想想。”
皇帝下了逐客令,就连几个兵部的也一起赶走。
夜深了,万思宁的出现已经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又怎会再去找那些又不确定因素的办法。
明白皇帝没那么早做决断,万思宁回到宫里就做了两手准备。
让万家仅剩在外的军队严阵以待,开始往西边迁移,等待皇帝命令。第二个准备就是皇帝不答应,让别人领军,交代了万家军的主力官,一定要做好听从指挥官的同时,也要预防越国那边的部署,别被钻了空子。
许是因为万思宁自请上战场,皇帝这两天都“不待见”她了。之前一天不来就想办法见一面,现在都三天过去,皇帝宫里一个来人都没有。
萧嬷嬷去打听,这两天朝堂上很多人都建议让万思宁上战场,皇帝焦头烂额。
万思宁好奇道:“怎么这么多人都知道了?”
萧嬷嬷说:“倒不是兵部那几个大人。据说是大家只相信万家军,目前也只有娘娘能指挥,而且又是曾赢过哈达两次的将领,他们自然就更加愿意把希望寄托在万家、在娘娘身上。”
万思宁并不觉得就那么简单,这期间肯定还有推波助澜的人。
“你去查一下,那些特别坚定的人都是哪家的,最近都跟哪些人有交集。”
萧嬷嬷领命下去,带着凤兰一起。
一个下午,消息带回来了。
“娘娘,是那些支持皇后的人。还有……”
“还有什么?”她有些不耐烦这种欲言又止。
萧嬷嬷也不再藏着掖着,如实道:“还有北堂夫人,和皇后派系的几个大人家女眷聚会。”
聚会内容流传了些出来,北堂夫人夸赞皇妃万氏战功赫赫,他国闻其名恐慌不已。又借着夸奖,聊到了最近边境兵变,就多说了几句。
这些表面看着没什么奇怪的东西,细细探索便明白了。
“她们怎么会真心夸我呢,又怎会觉得我在宫里呆了那么久,能够赢那野蛮的越国哈达。”
萧嬷嬷冷冷道:“怕是借战争的名头,想让娘娘死在外面吧。”
第40章 出征 二
萧嬷嬷的猜测不无道理,深宫中这些女人,让对方死又没办法时,总能想到借刀的方法。
事关北堂大夫人,万思宁也不想怀疑,可却不得不怀疑。她对自己的厌弃,真的到了想让自己死的地步。
“若我真的上了战场,那些心思我能直接弄死在关外。”
军队里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安插一个莫名讨好的,或者行为诡异的,查出来太简单了。
越国那边再次攻下一座城,皇帝才松口让万思宁带兵。
离开的那一晚,终于舍得来看她。
进门时,万思宁身边宫女正收拾行装,独留那套战衣挂在外面。
那刺眼的暗红色,像一把钝匕首猛戳皇帝的心。
“思宁。”
他轻轻一声,带着颤抖。
几天没见,万思宁也有点想念他了。
脚步轻快地跑上前,在他无所防备的时候狠狠抱住他的腰身。
“真狠心,生这么久的气。”
她从未主动,皇帝受宠若惊,却又痛心着。
紧紧搂住她,皇帝解释:“我没有生气。”
“那你为什么不来看我?”
答案她怎会不知,不过是找话题的小心思而已。然而皇帝也乐意,回答她:“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