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子跪下,又哭哭啼啼地话都说不清楚:“不是、不是陛下,是奴才,是奴才不想走。”
万思宁知道,却故意逗他。
“然后呢?”
“然后陛下一直想要奴才离开,娘娘,奴才怎么说,陛下都觉得不应该留在宫里。”
万思宁偷看他一眼,心里好笑。要是真的不想让他留下,这会应该都不让跟着了,还能有机会哭到她面前来。
“好啦,别哭啦。他要是真的不想你留下,你这会应该被丢出去了。不过你为什么不想走,难不成陛下没告诉你以后可能遇到的危险?”
小德子吸了吸鼻子,勉强把哭声止住:“说、说了……”
“那你不怕?”
“怕,奴才很怕。可是想到,自己从小长大的家,被未知的敌人攻击毁坏,而奴才却逃之夭夭,实在不是男儿所为。”小德子想起自己的身份,“虽然奴才不算真正的男儿,可奴才的骨气不输任何人。皇妃娘娘,奴才被家人卖进宫做阉人,小时候不知道受了多少的白眼和羞辱,就算如今在陛下跟前当差,也得娘娘赏识,却还是有很多人看不起,言语羞辱。奴才也想做一个和国家共存亡的人。”
几句话逗得万思宁眼睛都发酸了。
无论什么身份,地位如何,平日多不受待见。真正看明白一个人值不值得托付信任,就在危亡时刻。
宁死不屈,不做亡国奴,不做逃兵。
万思宁道:“放心吧,你不会走。可你要做好面对更多羞辱的准备。”
打仗的时候,不免遇到有的敌人不是人,做一些令人发指的事。哪怕是男人,哪怕是尸体,他们或是炫耀,或是践踏,都要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南国的军队,万思宁只敢保证他们万家手中的那些将士是堂堂正正的人,其他队伍里的,她是一点也不敢想。
太阳落山,凤仪宫到了清理送行的时候。
皇帝在书房没出来,万思宁穿着雪白的狐皮坐在院中,等待离开的人来告别。旁边的萧嬷嬷已经让小慧端着一盘金银珠宝,等会给那些离开的发放。
终于,还是看到了要离开的人。是一个膳房的宫女,万思宁记得她,今年二十八,是从轩辕帝在世时就跟着她的。
“奴婢李娇,见过皇妃娘娘。”
万思宁笑笑:“李娇。我还记得,轩辕帝在世时,本宫受伤食欲不振,是你做了民间的小零嘴给本宫。”
“娘娘还记得。”李娇似乎有些感动。
万思宁道:“这宫里认真服侍过的,本宫都记得。虽然往日里都是心腹在侧,却也没有完全忘记你们。”
“谢娘娘。”
万思宁:“是我要谢你,跟了我这么多年。如今主仆缘分已尽,赏你黄金十两,去找一个山清水秀,没有军乱斗争的地方,带着家人好好生活吧。”
说到家人,李娇脸上露出不舍。她道:“奴婢也想陪着皇妃娘娘,可家中有年迈的母亲,不能下床的父亲和两个弟妹。这些年多亏了娘娘的赏赐,他们才能好好活下来。如今奴婢不能那么自私,家中弟妹和父亲还等着奴婢养老送终。”
万思宁摆手:“不用说这些,都明白。我不怪你,希望你和你家人能够安安全全地,也不枉我提醒你了。”
萧嬷嬷把钱交到李娇手上,她嚎啕大哭着给万思宁磕头。
“愿娘娘身体康健,得天下太平。”
万思宁:“借你吉言。”
后面来了两个小太监,他们背着行囊。万思宁瞧见,心中有些安慰,原来这宫里,还有他们能带出去的东西。
只是这会完全没有了一个一个告别的勇气和心情,他们刚跪下,万思宁就让萧嬷嬷给他们送去银子。
“愿你们能够平安,一路顺风。”
两人叩谢:“谢娘娘,愿娘娘身体康健,天下太平。”
他们像约好了一样,每个人的祝福都这么相似。
才送走第二批,万思宁的心莫名的发酸,酸得难受。
又来了两个宫女,万思宁瞧见是平时还能说两句嘴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掉下来。
“嬷嬷,别让她们说话了,都走。”
萧嬷嬷道:“总得让她们拜别娘娘才好啊,都不知道是不是最后一次了。”
万思宁一边抹泪,一边接受她们的离开和祝福。
好在到了晚膳时刻,再也没有人出来,里面有人喊了一声:
“娘娘,开饭啦!”
万思宁回头,剩下的人都站在门口,男女各一边,微笑看着她的方向。她再也绷不住,靠在萧嬷嬷肩膀上哭了好一会。
他们的队伍已经把门口和往正殿里走的路给堵住,将近五十个人,都站好了等她说话。
“我再提醒你们一次,现在不走,就没有机会了。将来死还算是好一点的结果,要是死都不安生,生不如死的下场,别怪我没给你们选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