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渠大人有何建议?”
渠志青跪着都没敢抬头:“老臣斗胆,在太子殿下大婚之时有幸批过殿下的生辰八字。殿下五行尤其畏水。后日乃流年流月流日均属金水,畏水之人尤为凶险。只要平稳过了那日,紫微星当会稳住。”
景王心中暗暗一笑,看来他们兄弟终究是水火不容。景王八字刚好喜水,那么后日,便是天选之日吧。
景王微微一笑:“那莫如后日,便召集朝臣为皇兄祈福吧。”
渠志青退下后,景王即刻亲书密函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给莫怀同,又以太子的名义下令于后日召开大朝会。
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此事的就是沈时耘。沈公直接杀到景王府,礼都未行便怒斥道:“史上从未只给礼部一日时间筹备大朝会。如今郭瑞英尚不知所踪,老夫一人无力承担!”
景王正踌躇满志,觉得天要佑其成事了。心气都平和了很多:“沈公莫慌。本王知晓郭侍郎乃礼部中流砥柱,谷韦钧一案,暂不追究他责任,叫他戴罪立功好了。”
沈时耘未予理会。
“本王手书一封,沈公可以信赖。”
“即便如此,礼部倾巢出动也无法在一日之内通知到那么多的官员,有些不在京城的,如何来得及?”
“光通知京城及周边的即可。礼部人手不够,可以调户部,吏部甚至御缇司的人手去帮忙。总能解决。”
“老臣仅为礼部尚书,无权调拨!”
景王叫人将监国令牌递于沈时耘,说道:“拿此令牌即可调动人手筹备大朝会。”
沈时耘双手交叉置于身前,没有丝毫接令的意思。
“沈公怒气太盛,不如叫三公主来给沈公压压火?”景王说着,不怀好意地笑了笑。
沈时耘哼了一声:“裕桢公主尚在南方游历,殿下就不用拿她来逼老夫就范了。”
“爹爹!”沈公只听到一声轻唤,扭过头去就见着沈慕瑶被人带到了议事殿。沈时耘的表情即刻就像刚刚被雷劈过一般。他惊道:“瑶儿,你怎会在此?”
“我……”沈慕瑶不知该如何作答,一副生怕被责备的样子。沈家父女在表演这条道上,果然都是实力派的。
景王起身走过来抓住了沈慕瑶的手腕道:“妹妹来哥哥家串门不是很正常?王妃还想留她多住几日。三妹在本王这里吃得好睡得好。只等沈公把大朝会办妥了,本王自会亲自送三妹回府。”
沈时耘怒不可遏,半晌才伸出手来。
一旁的侍从将监国令牌放到沈时耘手上。
沈时耘:“还有!”
景王随即手书一封郭瑞英的赦免令盖上太子印交于沈时耘,沈公这才离开。
大朝会被安排在了后日巳时,这样还有将近两日的时间筹备。郭大人被赦免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大朝会的一干事务。沈公拿着监国令牌可以调令各部官员,正忙着安排他的各项筹措。
一切均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两日过去,大朝会按时召开。
步步紧逼
第八十五章 步步紧逼
此次召集大朝会时间紧张,离京远一点地方的官员均未召回,加之近几个月又有大批的官员入狱,故而此次大朝会的规模较上一次缩减了不少,勤政殿里居然全部站下了。
这次大朝会,成武帝、太子均未到场,景王便坐在龙椅旁的青龙宝座之上,身着绯红色精绣龙纹礼服,睥睨群臣,威仪十足。
只听得一个宫人高喊:“肃静!”殿内顿时鸦雀无声。宫人继续喊道:“大朝会起!”百官皆双膝跪下齐声呼道:“吾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因景王只是代太子监国,并非储君,故他平日在勤政殿副殿主持普通朝会,与会官员仅需行躬身礼。受百官跪拜,这对于景王还是头一次。
有野心的男人一旦体会了一次这种尊荣感,便不会舍得轻易放弃。景王的权力欲早已膨胀,唯独嫌弃自己的座位尚离正中央还有点偏离。景王抬了抬手道:“众卿平身。”百官皆起。
景王:“众卿,近来,皇兄身子愈发虚弱,神识不清。钦天监夜观天象,又察觉紫微星异动。恐朝野恐慌,故召集百官于此,为皇兄祷告祈福。并议一下近来几件要事。”
召开大朝会为帝王祈福在东陵史上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此前都是在拜祭场所,在勤政殿祈福还真是头一回。
祈福尚未开始,便有都察院左都御史李述涵联合了二十多位都察院官员联名上书。上书洋洋洒洒近万言,细数了景王监国期间的功绩,条分缕析地颂扬景王开新政,正朝纲,平海匪,裕万民,受百姓敬仰,朝臣爱戴。
听得在场百官仿佛已经忘却了身边的同僚每隔几日便有人被以五花八门的由头拉走,好似只感觉到自己沉浸在景王的恩泽之中,必须五体投地以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