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起则闭着双眼,摇摇手指:“非也非也。清姑娘是六五利贞,即便一时失意,也会坚持下去,终得所愿;而你呢……日没入地,光明受损,前途不明,又不爱韬光养晦,所以……”
“所以?”
“会穷到死。”
闻山白心想编瞎话编到专业人士门前了是吧,正准备以平生所学回敬他两句,却没料到有人抢先一步。
余弦似乎琢磨出不对劲的地方了,道:“诶等等,你刚刚那句话是说,我蒙昧不堪,要多读书是吧?”
还没等闻山白反应呢,温起就已经被余弦追着揍了。
结果那天,几人纷纷将卦签丢进了垃圾桶,最后留下签文没扔的,只剩阿极一人。
--------------------
第42章 【第41章】扶住轮回命盘,与她洪流逆航
“pia叽!”
温起在余弦的追杀下,刚好摔在了前后山的隔门门槛上。正当他直呼“吾命休矣”时,迎面从后山走来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
第一眼看并无什么特别,只是穿的也是本观的道袍。
见到眼前这鸡飞狗跳的情景,男孩倒是镇定,对于温起这不着调的样子已经习惯了似的,只是礼貌地打了招呼。
“温师伯……”
又见余弦以矫健身姿从门后追杀出来,小男孩先是吃了一惊,接着眼中闪出一点光亮,也未免他师伯出事,赶忙赞道:“信士好身手!”
余弦侧头看他,收回拳头,奇怪道:“我还没揍他呢,你就看出来了?”
谁知那男孩脸上露出笑容:“是……小道不才,于武学方面也修行过一段时日,自能看出些皮毛,不知信士可否不吝赐教,指点一二。”
“好啊~”见有人想比试,余弦便忘了温起,任由他趴在地上。
她上上下下看了眼小男孩,发觉此人身量气度都不错,想着是道门弟子,便也摆开太极的招式,准备切磋切磋。
温起见状不妙,忙从地上爬起来,躲开几步远。
他虽然不知道这小道士能在余弦手下走过几招,但他记得去年的事。那是来自这小道士对自己的故意试探,那回温起几乎使出了毕生功力,撑住了十分钟才倒下。
他自己于武学并没太专注,打成那样也是人之常情。但余弦那情况……
“小道尘,当心啊!”
温起不无担忧地说道。
可余弦自有分寸,她也不可能拿出十分的本事来打一个小孩子,只是想看看道门如今都在练些什么。她一边拆解着小道士的招式,一边在对方能理解的情况下,以速取了胜。
只有五招,收得干净漂亮。
令她惊喜的是,那小道士竟在这个过程中有来有回,进退有度,也把她的指点看在心里。
小道士喜不自胜,待余弦收回比在他脖子上的一掌后,深行一揖,叹道:“温师伯常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才知不是虚言。多谢信士,小道受益良多。”
“你还小呢,这样谦虚做什么,已经很厉害了啊。”余弦也拍了拍手,站回门槛上,真心夸了一句。
那小道士又连连称谢,既然替师伯解了围,又得了指点,他已心满意足,告辞之后,便往前山去,扫他今日该扫的地去了。
站在一边看完全程的极、闻、肃三人也是开了眼界。
闻山白还记着温起刚刚的瞎算之仇,挖苦道:“怎么贵派师侄如此能耐,偏有这样一位大师伯呢?”
温起无奈地笑着,擦了擦脸上的灰,原本还试图说两句挽回颜面的话,可这时候,又有人从后山过来了。
那是七八个少男少女,也和那位小道士一样的装束,一般的年纪。他们方才站的也不远,同样看到了余弦出手的全过程,纷纷敷衍地对他们大师伯道了“早”,然后就一窝蜂地拥了上来,只求余弦指点。
余弦被围在中间,突然不知所措,只慌张道:“等一下等一下,至少排个队吧?一个一个来?”
温起摇了摇头,忙赶上前道:“哎,我说,人家是客人,哪有你们这样的待客之道?”
可一见那些孩子真的排起队来,余弦又不在意地笑了笑,她似乎喜欢上了这个被当成孩子王的气氛,摆摆手道:“没事没事,我又没正事。要不你们忙去吧。”
温起一时没法上前,转头看了看其他人。见此情形,那几位自都是由着余弦,阿极说了句“午饭再见”,便打算将她留在原地。
肃衣似乎也察觉到什么,想着已经走这一早上,也有些累,便向温起打听了临时住所,离队去补觉了。
于是,温起只带着阿极山白两人,往观主林道见所在的居室走去。
倒也正好,这才是唯一的正事。
几人又一路走着,先是路过了游客可以留宿的客房区,又经过了几排有着新修缮痕迹的弟子房,才远远地看见一个带围墙的、有些离群索居的小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