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无梁(106)

作者:潇食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燕关雪和清便领着那孩子,也去那户人家订馒头。

早在萧道尚在的时候,她们便会对村里有困难的人家做些接济,帮忙看看小病,现在也是如此,所以村里人对这三位印象都挺不错。

面铺人家的女主人一见她们来,便在八仙桌边摆了一张新条凳,让她们和那孩子坐坐。

两人道了谢,同那孩子一起在门口洗了手,帮忙揉起面团。

“哎,这怎么能行,哪有让客人动手的道理?”女主人连忙阻止,清却悄悄对她比了个“噤声”动作。

只见燕关雪手把手教着那孩子捏出一个面团,那面团一头小一头大,像一颗鸡蛋。

见那孩子完成得不错,燕关雪又拿了根筷子,用筷子头蘸了一边碗里的色素,点了两个红点在面团小头那端,画成一双眼睛,而后又拿起剪子,在面团上剪了两刀。

那孩子便也照做,做出来后,便一直盯着那面团上的小眼睛看。

这时女主人才明白,夸赞道:“哟,小燕先生这手艺,跟咱当家的比也不差呀。”

燕关雪连忙摆手:“这怎么敢比,就是借您点面,逗小孩子开心开心。”

“嗨,这话说的,你们哪次少给了钱似的,哪用得着借,孩子要喜欢,便做上十笼又怎么样呢?就当我请客。”

“哎,这可更不敢了,您千万别……”

那边的客套还没完呢,两只面揉的小兔子就上了蒸笼,那孩子一直趴在灶台边看。

男主人在那里烧着火,她看得急切了,便也捡起稻草,扎几个草把子放到一边,让男主人也乐得不行,忙说“别急别急,快好了快好了”。

于是顺理成章地,那天晚饭里,自然有这两只面兔子。

蒸好的面兔子圆了一大圈,看上去比先前还要白嫩可爱,可那孩子端着兔子看了又看,怎么也舍不得吃一口。

这时,燕关雪又从门外捧了一个蒸笼回来,掀开一看,竟满满都是面兔子。

“这得吃好几天了吧。”清无奈地接过来,将它放到大堂里闲置的两张条凳上晾着。

燕关雪见那孩子终于对着手里的面兔子咬了一口,也从蒸笼里拿出一个,边吃边道:“岂止啊,我和老板娘说了,一直到开春都有得吃呢。”

托燕关雪的福,这个冬天,那孩子终于没一直呆坐着,三天两头便跑到那户开面铺的邻居家去玩,清慢慢地对她放心下来。

不仅如此,春天到来后,燕关雪又有了新想法。

她不知从哪里弄来了点清凉油、蜂蜜、浆果,加上水混在锅里煮了煮,得到一瓶不知做什么用的液体。

她又拿一条红色旧桌布,洗干净后请裁缝改了改,做成了小姑娘可以穿的裙子。

见她给那孩子换上新裙子,万事俱备一样地出了门,清也好奇地跟了上去。

就在成群成群的白色菜粉蝶飞满了油菜田时,燕关雪将瓶子里的液体在那孩子的裙子上洒了一些。

在她的撺掇下,那孩子在田野间转起圈,随着春风轻拂,不一会儿,三三两两的蝴蝶便都聚到身上了。

“怎么样,我厉害吧?”燕关雪任由那孩子随意玩去,沾沾自得地站回到清身边。

那时候,清第一次从那孩子脸上看到了那样灿烂的笑容,不再像之前那么怯生,而是和春日的阳光一样温暖。

像是被感染,她也笑着点点头:“三丫头确实没有这么开心过。”

燕关雪听她这话,又沉吟一会儿,道:“不行,老叫这个不行,要不要给她起个正经名字?以后得送她去学堂的。”

“你有想法?”

“还没有,想是想过,可我最不会的就是起名了,还是你来才行……”

而清似乎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此时只是缓缓道来:

“……不如就叫她……燕字回,如何?”

“啊?跟我姓吗?”

“……不然跟谁?”

(13)

1927年,燕子在檐下筑起第一个巢时,杜先生刚好从北方远道而来。

听说是因为北边局势愈发混乱了,商路断了大半,他不得不南迁。

那时,燕关雪正带着燕字回在镇上采买些什么,在准备往砖瓦窑走时,被杜先生拦了下来。

杜先生看上去比从前老了几分,弄了身农夫打扮,找到这里,一见面就兴奋道:“巧了,我刚还在找人打听你这丫头呢,没想这就遇上了,六七年过去,你怎么还和之前一样俊俏呢!”

燕关雪见到他先是一惊,因为没看到熟悉的墨镜,反应了好一会儿才认出人来:“杜先生?您怎么来南边了?”之后便拉着燕字回喊了一句“杜爷爷好”。

小丫头如今确实进了学堂,看上去很有朝气。只是此地学堂教的东西太少,还总拉着孩子们去学缝纫,燕、清二人便会在无课时间带着她转转,也能教她点别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