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城旗下有几个产业都在这里有分公司,一早有人在这等,给他们送来了大吉普车。
顾央拒绝了他们配司机的要求,自己开车带着穆冉顺着导航的路线走。
到达她家乡的小镇时已经是下午三点。
这里从地理上来看,也算是水乡,不过地方有些偏,地方也不大,没有被开发旅游。
经过发展,小镇像是分成了两个区域,一面是瓦房破旧的老城。
另一边是现代风格的新城。
老城里交通和生活都不太方便,很多人都住进了新城。
穆冉十年没有回来,走的时候新城还没老城大,现在新城已经扩大了三四倍。
穆冉以前和妈妈住在老城里,那边租金低,街坊邻居也能够相互照应。
这次来了之后她连路都忘了,跟街边商铺的人打听去老城的路。
路线是打听到了,不过老城里路窄,他们车子不太好进。
于是两人在新城里找了个酒店,把东西放进去,之后再去老城。
镇上也没什么好的住处,找了家装潢最大气的进去,结果进了房间后卫生依旧堪忧。
枕头、被罩上都有不明的污渍。
不知道顾央怎么想,反正穆冉自己都觉得膈应。
明天去扫墓,这里最起码要住一天,这种私人开的酒店比较好说话。
顾央给他们钱让他们去买了新的被子和床上用品,又让他们好好打扫了一下卫生,连热水器和水杯都换成新的。
交代完之后,两人就出门去老城。
虽然车子不能进,但是小镇上有特殊的交通工具。
——三轮车。
其实就是电三轮后面焊上个棚,车后弄了个帘子,其实开起来风一飘什么都遮不住。
穆冉小时候想坐但是为了省钱没有坐过,顾央则更是第一次坐。
电三轮噪音很大,车子很不稳,尤其是在老城的青石板的路上颠簸的厉害。
两人本来一人一边,穆冉抓着焊上的架子,还时不时被颠起来。
倒是顾央坐的还算稳,干脆把她也拉过来靠在自己身边。
很快又让她坐了回去,车子轻,平衡不好,两个人坐在一边重心偏了,感觉拐弯的话车子都快要翻倒。
坐了半个多小时的车,下车时穆冉觉得浑身骨头都散架,尤其是屁股感觉至少多摔出两半。
顾央倒是没什么异常,当然这人就算有也不表现出来。
穆冉还记得他说的,几年时间学会那么多东西,而且还尽量不让那些人发现,偷偷在被窝里练口语。
这人其实有些傲娇,脚掌再努力,脖子也是仰高的。
给人看起来毫不费力的感觉。
就像是一只黑色优雅的天鹅。
顾天鹅。
他们在小学门口下的车,这是穆冉之前上学的地方,为了她上学方便,安妈妈当时就租住在这里附近。
小学锁着门,穆冉不怎么抱希望的敲了敲门岗传达室的门,里面的老大爷瓮声问:“谁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出来,六十多岁驼着背,眼睛也有些浑浊。
看见穆冉他愣了愣,不太敢认:“安......安然?”
穆冉笑着说:“郭爷爷,是我啊,我回来了,能进来看看吗?”
郭爷爷一边开门一边说:“要不是你长得有些像你妈妈,我都不敢认了。”
又看向顾央:“这是......?”
穆冉说:“这是我老公,他叫顾央。”
郭爷爷又看了顾央两眼,对穆冉说:“长得又精神又喜人,不错的。”
郭爷爷说话带着口音,顾央也只是个四五分明白。
郭爷爷知道他们是专门回来看看,带着他们到里面转了转,一边感慨。
这里以前是镇上唯一的小学,后来新城那里建起了校园更大,设施更好的学校,这里就关了门。
因为老城路不好走,连开发的人都没有,只有几个公司把这里当成仓库,放的也是报废老旧的设备,堆在操场上,只简单遮盖一下。
郭爷爷做了学校几十年的门卫,这些年还是守在这里,免得有人拉走这些设备当成废铁给卖了。
里面也没什么好看的,只有一些班级里没擦掉的黑板报上有稚嫩的字迹。连桌子椅子都被搬了个精光。
别人故地重游都会有一些收获,穆冉只看了一些铁疙瘩。
跟郭爷爷告别后,从学校出来,顾央问:“你跟他很熟?”
他们语气很熟稔,不像是学生和门卫,倒像是长辈和晚辈。
穆冉说:“那时候我妈要去新城打工,早上起得早,会把我早早送过来,夏天还好,冬天的时候天都没亮,外面又冷,学校也不开门。我都是敲窗户,郭爷爷就会开门让我去他传达室里面等。他人挺好的,知道我要来,传达室里有个小火炉,有时候还会给我烤红薯和桔子吃。今天不知道他在这里,不然的话我就给他带两瓶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