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肖燃想搞养殖,而他也能帮得上忙,当年那股想闯想冲的劲头又涌了上来。
一夜没怎么合眼,第二天一早,他便带着肖燃去了村委会,找到了村支书,告知了肖燃想搞走地鸡养殖的事。
村支书张明成赶紧把父子两人叫进了会议室,给两人倒了茶,这才坐下来详谈。
肖燃详细地把自己和肖岚慧的想法告知了张明成。
张明成听完,激动地连连拍桌子,道:“好啊,好啊,村里绝对支持你们,咱们农村就是需要你们年轻人来带头啊。”
说着,张明成就忍不住吐起了苦水。
其实政府从未停止过纾困助农惠农政策,板栗和核桃就是乡政府提供的免费树苗,组织农民种植起来的。
但这两种树都不是当年就能结果有收益,板栗至少四年才结果,核桃树则需要十年。农民种下去了,不仅看不到收益,那越长越大的树木还影响其他作物的生长,便又给拔了、砍了当柴烧。任任何人来劝,都不管用。
况且前几年电商还没进入农村,想要把土货给卖出去也不是一件易事,因此,这些政策要么半途夭折,要么就是路走不顺不了了之。
张明成拍拍肖燃的肩膀:“你放心,地的事我一定尽快帮你搞定,不用租,直接批给你用,我再问问上边,看看能不能帮你申请到政府补贴。”
这倒是意外之喜,肖燃连连表示感谢,事情远比想象中的要顺利得多,他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肖岚慧和张中原。
之所以告诉张中原,是因为他请对方帮忙找一个信得过的农村工程队,承包下这个养殖场的工程。
两人自然都替他开心,还约着一起吃饭。
乡下不像在城市里那样有商场、饭店,约好了地点往饭店一坐,等着上菜就行。在乡下,只能是请到家里来。
因为张中原是肖燃的同学,聚餐的地点当然是定在肖燃家里。
一大早,肖燃就去镇上买菜,肖新华还帮忙杀了一只老母鸡,用来招待客人。
年轻人的饭局便让年轻人自在一些,帮着杀完鸡,他就骑着摩托车载着李春莲和营养品去了丈母娘家串门。
肖燃从镇上回来就开始有条不紊地忙活开了,他把那只处理好的老母鸡给对半切开,一半用保鲜膜包起来放进冰箱,留着拿来红烧,剩下的半只则拿来炖汤。
把鸡切成块,放进锅中焯一下水,一层油花便浮了上来。
肖燃嘀咕一句:“真肥美。”
把焯过水的鸡肉捞起,放进盆中清洗,然后放在一边。又拿出许久不用的砂锅清洗干净,准备好桂皮、香叶、生姜和葱段。
配料都准备好,他把焯过水的鸡肉放进砂锅,把各种配料也一股脑放进去,然后倒入凉开水,打开了燃气灶。
任由炉灶熊熊燃烧,他把一早泡上的菌子拿去清洗。
菌子已经被泡发了,洗出来的水是深棕色的,还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菌子香味。这是不久之前和肖岚慧一起去采的,本以为得过年才有的机会吃上菌子炖鸡,没想到现在就能饱了口福。
拿着洗好的菌子回厨房,砂锅里也咕嘟咕嘟滚开了。肖燃拿汤勺撇去浮沫,把菌子给放了进去。
香味弥漫出来,生姜便开始汪汪大叫,似乎是想先尝个鲜。
正当这时,外边穿来另一道响亮的犬吠声,少顷,肖岚慧和黑玫瑰走进了厨房。
姐姐来了,生姜兴奋地和它闹作一团,去了院中。
肖岚慧闻着鸡汤香味,吸了吸鼻子:“好香啊。”
肖燃笑笑:“中午多喝两碗鸡汤。”
肖岚慧也卷起袖子开始帮忙,两人一个洗一个切,把菜都先给切好、配好,只等张中原上门了。
九点钟,一阵摩托车咆哮声在院门外响起。
肖燃和肖岚慧闻声走出门,便见张中原正探头往院里瞧,肖燃赶忙迎出去:“怎么没给我打电话?”他家不好找,便提前和张中原说好,到了村口电话联络,他去接,结果张中原却没打电话。
张中原把扎在后座架子上的一箱酸奶和一包零食大礼包拿下来:“我在村口遇上两个聊天的大娘,她们给我指了路,我就找过来了。”
肖燃看着对方手里过年串门的标配礼品,无奈一笑:“怎么还买东西了?”
张中原笑道:“空手上门不大好。”
肖燃也不推辞,领着他进了客厅,在他的介绍下,张中原和肖岚慧打了声招呼。
三人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不知不觉地就到了十一点。
肖燃让他们在客厅里继续看电视,起身去做饭,却见那两人也跟着站了起来,说是要帮忙。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人齐心协力成果显著,几道色香味俱全、荤素搭配的菜肴陆续端上餐桌,除此之外还有一锅菌子鸡汤和不那么正宗的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