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地鸡饲养指南(54)

作者:青山埋白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以前没冰箱,过剩的农作物没法长时间保存,或晒或烤把这些作物弄成干货便是最常见的储存方法。缸豆、四季豆可以煮熟后晒成豆角干,萝卜擦成丝后晒成萝卜丝干,甚至是南瓜也可以切成片晒成南瓜干。

总之,万物皆可做成干货,菌子当然也能做成干货。

干菌子泡发后炖老母鸡汤的味道简直就是一绝,肖燃又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迫不及待道:“那我现在就来挑。”

“行,那你来挑。”李春莲拿了几个黑炭菌进了厨房,开始准备晚饭。肖新华在干院里的杂活,肖燃则在院里挑菌子。这活简单,只要把完整无损的菌子挑拣出来,然后清理掉粘在菌子上的枯枝腐叶就行了。挑挑拣拣一番,好的菌子有大半篮子,够今年冬天吃好几顿了。

肖燃拿来一个晾晒干菜用的竹匾,把这些菌子铺在上边,先拿到杂物间放着,等明天再拿到太阳底下晾晒。

还剩下一些个头小的、破损的菌子,够炒一盘,他用保鲜盒装好放进了冰箱,然后进了厨房。

李春莲正准备炒菌子,她提前把菌子洗净、掰成块,泡在了水里,又拿出一块棕红鲜艳的腊肉出来。见肖燃进门,她说道:“燃燃,帮我剥一个大蒜。”

炒菌子放大蒜,这是标配。首先当然是因为大蒜能增香,加入大蒜一起炒,味道会更好,其次大蒜还有杀菌的作用。

基本上每年都能在热搜上看到某地某人因为吃了有毒的菌子而进医院,大家中毒后的样子也千奇百怪,有的会看到小人,有的人会不停缠毛线,有的人虚空打一晚上游戏,都是因为中毒产生幻觉,才会做出这些看起来滑稽又搞笑的行为。

但事实上,这没什么搞笑的,每年因为吃了毒菌子而中毒身亡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两年网络上还流行起一首歌,劝诫大家不要随便食用野生菌子。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躺板板睡棺棺,然后一起埋山山。

……】

“你在唱什么呢?”李春莲听到肖燃一边剥蒜一边嘀咕,笑着问,“什么红伞白伞?”

肖燃才发觉自己不知不觉给唱出来了,这首歌实在是太洗脑了,听个一两遍就会唱,他笑道:“就那首不让我们吃野生菌子的歌。”说着,他便提高音量又唱了一遍。

李春莲被逗得哈哈大笑,还不忘跟肖燃说:“咱们这没云南那么多种类的菌子,毒菌子少,再说了,我们就吃认识的那几样,祖祖辈辈吃了多少年了,没出过事。”

肖燃点点头,仍叮嘱了一句:“妈,一定要煮熟、煮透。”

“好嘞,”李春莲说,“那你把土灶给烧起来,咱们用土灶烧,这燃气灶烧得慢。”

肖燃剥好蒜,抓了一把豆萁点燃,把土灶给烧了起来。

李春莲那边把腊肉切成厚片备着,把大蒜清洗过后,刀一横,“啪啪啪”几声麻利地将大蒜拍碎。

大铁锅已经烧热了,李春莲往锅里倒上菜籽油,又挖了两大勺猪油下去,凝固的猪油慢慢融化,菜都还没入锅,已经弥漫出诱人的香味。

待猪油彻底融化,和菜籽油融为一体,李春莲把砧板上的大蒜用菜刀“扫”进锅里。热油一炸,蒜香味立时被激发出来,而后她又把切好的腊肉倒进锅里,用锅铲不断翻炒。

炉灶里的柴火熊熊燃烧,铁锅里热油噼啪作响,肖燃吸了吸鼻子探出头来,感叹道:“好香啊。”

李春莲一边翻炒腊肉,一边笑着应道:“等会菌子放进去,更香。”

鲜红的腊肉被翻炒几次颜色变深,裹上一层晶亮的油,还没熟透便令人忍不住食指大动。

这时,李春莲拿起沥水篮中的蘑菇,待那水沥干后全部倒进了铁锅之中,水在油中炸开,发出鞭炮一样的炸响声,有一滴热油飞溅到了肖燃的手上。

肖燃又从炉灶后边探出头来,蹙眉叮咛:“妈,你小心一点,别让油给烫到了。”

“不碍事。”李春莲笑呵呵地应,一点没耽误手头的事,麻利地翻炒菌子,让每一块菌子都能均匀地沾到油脂。然后拿出调味料罐子,分别放入了盐、酱油、黄酒等调味料,最后加入了满满一大勺黄豆酱,还不忘给肖燃传授秘方,“没了这黄豆酱,这腊肉炒菌子就不下饭了。”

紧接着,她又倒入一大碗凉开水,这才盖上锅盖,跟肖燃说:“火不用烧那么旺了,中火慢慢烧,汤汁收到半干就能熄火。家里没葱了,我去菜地揪两棵。”

菜地就在家边,来回也就几分钟的时间。

“行嘞,我看着锅。”肖燃瞄一眼趴在自己鞋子上的生姜,“让生姜跟你一起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