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耳根儿发热,纤长玉颈梗了梗,竭力面不改色地给自己解说。
“那婆婆的乡音我都听不懂,只觉得这小玩意儿很精致可爱,当地的民俗,小哥倒是懂这么多。”
沈顷眉眼噙笑,牵着她继续前行,漫声说道。
“你在这里呆的久了,时常出来走走,自然慢慢会懂的。”
苏黛听了这话,不由黛眉轻挑,探头打量他神色,试探着问道。
“呆久了?那得呆多久?”
沈顷眼梢浮笑,面上神情没什么波动,“你想呆多久,便呆多久吧。”
苏黛心头一跳,清亮乌黑的眸底掩不住惊喜,樱红唇瓣微张,“真的?”
沈顷薄唇浅勾,“真的。”
左右他在前头挡着,鲁系军也不可能反杀回来,将她养在江的这一头,也没什么不可的。
看看这些离战场如此近,却还能安居乐业丝毫不受影响的水乡百姓。
沈二爷头一次觉得,大概是他太过小心了。
相思之苦,谁又能愿意吃呢?
这样想着,他突然低头看身边的娇娘子,语声含笑补充了一句。
“只要你不想家,便可以在这儿住下去,若是想家了,再安排人送你回去。”
苏黛月眸清黑溢着笑意,挽紧他臂弯,“好!”
听她答应的干脆,似是迫不及待,生怕他反悔似的,沈顷又难免觉得好笑。
“但还有一点...”
苏黛没等他说完,便主动接话,“我知道,小哥不能一直留在这儿陪我,没关系,你自去忙,我一直在这儿等你回来。”
留在离他很近的地方,一有空他就能回来看看她。
这样,苏黛已是很知足了。
这娇娘子乖的令人心软。
沈二爷薄唇微抿,眸光柔和,抬手揉了揉她发顶。
......
第192章 随口
小别重逢。
小夫妻好的如胶似漆,形影不离。
沈二爷每日陪着苏黛街头散步,感受异乡风土民情,三餐入幕后,便是两人偎在房里的亲昵时光。
先头在窗外屋檐下躲雨的那只燕子,时不时还会飞回来。
沈二爷什么都不做,只揽着她坐在窗边看燕子,明明是很没什么意义的事,却都觉得十分有趣。
夜里苏黛睡着了,他还时常半夜突然清醒,反应过来不是在军营,便将身边的人往怀里搂一搂,时不时吻她一吻,直到将她吻醒了,再缠着她做更荒唐的事。
每当此时,他便觉得内心十分充足舒适,且还不知疲倦。
苏黛受不住哭起来,他又满足又心疼,总生出就将她带去军营,日日守着的念头。
娶了她,又被迫分别后,只让沈二爷更深刻的意识到一件事。
他是真的,再也离不开苏黛了。
过去总听说,人都是贪心的。
那时的沈二爷,清心寡欲不重名利,什么都看不进眼里,自然也觉得这话不尽然。
他觉着无欲无求的人,本性就是无欲无求。
现在他体会了。
人的确都是贪心的,也做不到尽然‘无欲’,只不过是人世对他欲念的诱力还不够。
在湖宛交界的小镇与苏黛厮守了三日三夜,第四日傍晚,两人自街上回返,刘良便递了细竹筒上来。
“二爷,朴淞来信了。”
苏黛看了看那只小竹筒,唇边弧度微不可见地压了压,不动声色地接过沈顷手上提着的两条鲤鱼,清柔笑语。
“你们聊吧,我将鱼提到厨房去,看看刘达和青鹞怎么处理。”
沈顷根根分明的睫羽下压,眸色清润凝着她,牵唇轻点下颚,缓缓松了手。
直到那道纤柔妙曼的背影消失在视线里,这才伸出一只修长的手,接过竹筒,立在院门矮檐下,垂目拆开,捏着纸条看了。
阅罢,他眼帘轻掀,启唇淡语,“是得回去一趟,陆乘行几次邀约,总推脱也说不过去,来回最多两日,你们守着院子,爷不在时,别让黛黛乱走动,不兴与生人来往。”
刘良正了正脸色,“是,二爷放心。”
沈顷没再说什么,将竹筒丢给他,提脚穿过院子天井,去厨房寻了苏黛出来。
二人相伴上楼,房门关上,沈顷便背对着她解衣襟,顺便清声解释着。
“于系军的统帅只一个独女,已与他的义子陆乘行成婚,不出意外,陆乘行当是于帅的接班人,这次领军作战的,便是陆乘行。”
他说着话,苏黛已经自衣柜中取了军装出来,上前伺候他更衣。
沈顷垂目看了看她,语声微缓,“如今爷与陆乘行自‘兰淦江’这一面相逢,攻入淮北领地,不出意外,等鲁系军与东北面的军阀胜败一定,剩下的就是三军对战。”
“若是提前结盟,于沈系军和于系军来说,皆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