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闻言自后视镜看她一眼,如实回道。
“府里女眷都不看报纸,送到门房上便压住了,奶奶是想知道战事的境况吗?”
不等苏黛回答,他又接着解释,“如今各地军阀交战混乱,除非是有捷报,否则战况一般不会允许大肆宣扬,很容易引起民众恐慌,造成领地内乱。”
“驻军战地乃是禁地,咱们沈系军有军律,但凡在战地附近见到潜伏记者,要么囚禁至战息收场,不配合者,当场枪毙。”
苏黛听得月眸微怔,倒是不知道,军中还有这等严酷律立。
她缓了缓,开口道,“不是要了解战况,想知道那些,看报纸,倒不如来问你。”
刘良嘿笑一声,“属下只能说,游刃有余,一切尽在掌握,二奶奶您大可放心。”
苏黛牵唇笑了笑,“那成,我放心。”
接着转移话题,“回头麻烦你,替我将压在府里的那些报纸,送到岩柏院来,另外,我需要一些沿海城市的报纸,不居于什么内容,有关名人介绍,或印有照片配图的,最好不过。”
刘良仔细听着,也没多追问苏黛要这么报纸有什么用,只应声答应下来。
没两天,岩柏院的堂屋里,就堆叠了一摞的旧报纸。
苏黛花了小半天的功夫,将印有照片的那些一一翻阅过,而后发现了淮南一代与沿海城市的极大区别。
那边之所以繁华,与洋人接轨自是主要因素。
报纸作为时下人们唯一能了解政局和动荡讯息的主要通讯方式,在沿海大城市,印刷日期延顺,内容更新的也非常快。
分门别类五花八门,大到政策发布,名人传,商行推广,小到哗众取乐的权贵与歌舞伎绯闻韵事,全都有。
只一点,每天都有印刷分发,内容每天都很新,不止追踪于一件事的接连报道。
苏黛素手压在那摞报纸上,面上神情若有所思,指尖力道轻缓,一下下叩着。
半晌,月牙形粉润指尖微微蜷缩,她眉梢浅弯,有了主意。
比起将衣裳挂在店铺里等人来观赏,何不学学大城市的法子,拍了照片印在报纸上分发出去?
看到的人或许不会太多,但只要看到了,多少都会多留意。
一传十十传百,自然会人尽皆知的。
拿定主意,苏黛开始着手去实施。
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将新花样和图稿描好,然后让刘达安排人送去陈师傅的成衣店。
等衣裳做出来,又请了报社的拍摄师傅和编辑到成衣店。
有身份做便利,苏黛登报宣传的主意实施的十分顺利。
......
第188章 安排,奔波
有了事情做,时间消磨的也非常快。
挂在成衣铺的旗袍被陆续卖出去,铺子开始收到几例单子时,苏黛已经着手画了些新花样。
她这边另辟蹊径,琢磨生意打发时间的兴致刚刚热起来,北边儿的捷报便传回了帅府。
同来的,还有沈顷的亲笔书信一封。
信是刘良亲自带到岩柏院,交到苏黛手里的。
苏黛坐在回廊下看信,刘良便立在院中笑嘻嘻禀话。
“听说二爷已经占领了‘兰淦江’对岸的三座城池,与西边的于系军接洽,分刮了湘省五城,包围了淮北南端一条线,张继率兵逃往北上了,跟东北边拦截的另一支军阀正对上。”
“不出意外,鲁系军被歼灭之前,咱们跟于系军还能相安无恙,各取所需,互不干扰。张继在东北边被拦截的战事定局之前,二爷能暂时驻军稍喘口气。”
说到这儿,见苏黛垂着眼看信看的认真,便适时噤了声,没再打扰她。
苏黛一心二用,也不太听得懂刘良分析的战地局势。
但有一点令她欣喜欢悦,那就是,沈顷要接她过去小聚。
虽然他信中提到了,可能只是短短几日。
但苏黛依然欣喜若狂,捏着信差点失声笑喊出来。
她咬了咬唇,强迫自己镇定下来,而后拎着裙裾下了回廊,一边往外走,一边回头笑语轻快地叮嘱朴妈妈。
“我去老夫人那儿谈几句话,妈妈您帮我收拾行李!我回来就要出发!”
话落,人已经走出了院门。
青鹞一路跟着她,只见自家奶奶裙裾翩跌,脚步越走越快,眉梢眼角的喜色都压不住了。
岩柏院里,朴妈妈失笑摇头,转身进屋前,看向刘良,多问了一句。
“二爷接奶奶过去,是直接宿去军营,还是在后方有安排?”
刘良琢磨了一下,“定是安排好的,行李不用太繁琐,轻装简行吧。”
有二爷在,怎么也委屈不了奶奶。
朴妈妈点了点头,没再多说,径直回屋替苏黛收拾行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