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世代镇关,祖父那时年事已高,父亲已经在军中接下大半军务,他们都深知涉及到疆域和国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暗中与朝廷较劲儿,不愿跟洋人搅合,因此那时养这批兵马,也十分费力。”
“那时的杜家,已经是淮南一代的大地主,主要是做粮草生意的,有自己的粮仓和万顷良田。”
“杜淮宴的祖父,是个很迂腐又十分有义结的人,他得知我沈系军被朝廷和洋人两方逼压,便慷慨的为沈系军送粮。”
“祖父给他写借条,他也不收,只笑呵呵说着,沈系军是南边疆的守关神,日后倘若真打起来了,征兵时,请祖父和父亲看在那些粮草的情面上,别为难他杜家,因为他只有一个儿子。”
“祖父自然满口应下,能保家卫国的男儿多了,杜家男丁或许不能上战场扛枪,但他们能慷慨赠粮,为家国做的,也已足够了。”
“后来祖父病逝,父亲面临内外夹击的严峻局势,抵着压力强撑在南关,征兵时也的确从未征到杜家,而杜家父子,也一直尽其所能为沈系军提供粮草。”
“更甚之,他们把外地的一些生意店铺变卖,与当地的粮商囤粮,来供应沈系军的兵马,为我沈系军解决后顾之忧。”
“父亲感念杜家做的一切,便与杜家商议,定下了儿女姻亲。”
“两家因此更加推心置腹,有杜家在后头做支撑,沈系军才在后来抵御外侵和与他方军阀的对战中,很快崭露头角,成为圈定基域最早的军阀势力。”
“因感念杜家大义与恩情,父亲便立誓,但凡沈系军领地内,杜家的生意可遍地开花,任何人都要给他们行方便。”
“故此,杜家后来,很快便又回敛了万贯家财。”
......
第151章 她此生只嫁一次,嫁最爱之人
“结为亲家,原本就是两家都乐见的事。”
“其实早年间,杜淮宴的祖父对沈家抛出橄榄枝时,就有攀附将军府的念头。为此,杜家深知沈家十分讲究八字一说,为亲事圆满无憾,他们便在孩子们还未降生时,就寻高人掐算了日子和时辰,专等到孩子可以落地,掐着点儿催生下来的。”
“可以说,杜暖月就是为了沈尧而生的。”
苏黛听到这里,不由暗吸口气,轻轻咂舌。
“这未免行事过于腐板了,女人怀胎生子,都是讲究瓜熟落地,顺应自然,什么年头了,他还这般行事,就不怕他的孩子在出生时出什么事?”
沈顷淡淡摇头,声线清漠道。
“那就是杜家的事了,杜淮宴他父亲在迂腐守旧这一点上,大概是随了根,很是像杜家老爷子,何况,那时杜家本就是老爷子做主。”
苏黛闻言不由轻撇嘴,“那杜淮宴是随了谁了?难不成是突然长歪了?”
能跟同胞妹妹生情悖伦,可不是‘迂腐守旧’之辈能干出来的事。
这话,沈顷没法给个定论。
他默了默,语声慢吞吞,“若是告诉你,沈翊也是杜淮宴的儿子呢?”
苏黛月眸瞠的溜溜圆,半张着嘴一脸呆滞。
沈顷瞧着她这副表情,忍不住失笑摇头,语气随意的转了话头。
“杜淮宴跟杜暖月,是杜家这辈的头两个子嗣,一胎儿女双全,当时的杜当家可谓春风得意,这跟沈帅府的亲事,也算是敲定了。”
“不过,多少有些乐极生悲,不到百天,杜淮宴便被发现天生不能视物,也曾有人议论,说是因催生所致,故而杜淮宴自幼便多受他祖父偏宠一些,自然就招惹其他兄弟嫉恨。”
“至于他们兄妹的生母,据说是在他们还小的时候,便过世了。”
“那时大户人家多有养童养媳,杜淮宴他娘就是他爹的童养媳,自幼就养在府里的。”
“你若是对杜淮宴和杜暖月的长辈感兴趣,杜家的人,祖籍都可追溯,那大抵也只能从这个已经过世二十多年的童养媳身上查起。”
“这种事,恐怕除了杜家一些老人,也只有杜淮宴本人最清楚了。”
苏黛回过神,唇瓣微抿了抿,咽了口口水,暂且缓解因沈翊身世而心生的震惊,目露迟疑看着沈顷说道。
“那你觉着,他会告诉我们吗?”
沈顷眉心轻耸,不置可否,“只有问过才知道了。”
“不过倘若他想要与我们合作,应当不会瞒而不说。”
他说着顿了顿,又接着道,“他倒是有意邀请我们去一趟杜府,如今看来,你应该会想答应。”
苏黛下颚微歪,好奇低喃,“他邀请我们去杜府,做什么?”
“他猜测,你若是能亲身经历,亲自感受杜暖月生前的遗物,说不定能产生什么感应,给他一些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