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顷驻足,侧身回头,淡淡瞧着他。
朴淞语速飞快的接话,“杜当家先头来了一趟,属下觉磨着,他那番话哪儿别扭。”
沈顷步下侧了侧,转身面对着他,负手而立,抬了抬下颚,示意他接着说。
“他说,他要出门去铺子里转悠转悠,寻思着来问问二爷和苏姑娘,要不要同行,顺道看望一下小逢爷。”
朴淞说着眉心皱了皱,一脸纳闷。
“他提小逢爷干嘛?”
“这昨儿夜里,咱不是刚一块儿吃的饭,还逛了庙会吗?小逢爷又不是啥天天都要见一面才能安心的人儿。”
见沈顷面无表情,没出声。
朴淞干巴巴笑了笑,抬手抹了把后脑勺,“其实也没啥不对劲的,就是他借着提小逢爷,来邀二爷和苏姑娘同行,属下觉着,说不上来哪别扭。”
“何况,他出门子查账,干啥邀您同行啊...”
沈顷微微敛目,思了思,片刻后点了点头,“爷知道了。”
丢下这一句,他也没再说别的,径直转身进了里屋。
朴淞见状,侧头扫了眼青鹞,招呼她一块儿出去。
有沈顷在屋里盯着,苏黛的确没干出在浴桶里泡的睡着的蠢事。
等她洗漱好,穿戴好衣物。
两人相携从里屋出来,闻到饭菜香,苏黛已经饿的五脏六腑都要黏在一起了。
落座桌前,她也没管沈顷,径直捡起箸子开始用膳。
沈二爷看她一脸馋相吃的急,想起来先前那事儿之前,她撒娇说自己饿了。
看来,是真饿了。
于是,沈二爷十分好性儿,也不急着自己用膳,捡起箸子开始认真投喂身边的小姑娘。
将苏黛喂的差不多了,沈二爷才开始自己用膳。
正这时,朴淞掀帘子进来,手里拎着个青布大包袱,看形状,那包袱里应当是个箱子。
“二爷,派去鸿运镇的人回了,按照苏姑娘说的,苏夫人给收拾的东西,都在这儿了。”
苏黛闻言抬眼看去,视线落在他手里提着的东西上,下意识撂下了箸子要起身。
沈顷没等她动,当先屈起修长指节,敲了敲桌面。
苏黛侧首看向他。
男人眉眼淡淡,声线清润,“东西先放那儿,坐好用膳,不急着看。”
苏黛抿抿唇,扫了眼朴淞,依言重新落座。
朴淞会意,拎着那箱子搁在圆桌后的矮榻上,又折身走回来, 瞧着苏黛说道:
“这两日,城东院子那边儿正分批运送东西呢,二爷说了,让咱们压着点儿,别大张旗鼓的引人注意,所以干活儿的人进程慢。”
“约莫还得等两日,姑娘家里的人,便能接到雾城来,安置好了。”
苏黛静静望着他,听罢浅笑颔首,“已经在安置了吗?倒是挺快的。”
朴淞笑呵呵应了一声,“是,今晚,大概那个小竹,也会送过来,说是先过来个人,跟小逢爷作伴儿。”
苏黛含笑轻点头,“我知道了,辛苦你们。”
朴淞笑了笑,又看了眼沈二爷,见他没什么指使,便自行退了下去。
苏黛已经吃的差不多,心思全在身后那只箱子上了,又喝了几口粥,便起身道。
“我吃好了,小哥你继续吃吧。”
言罢,提脚走到矮榻前,将箱子外的包袱拆开。
里头是一口原木色的箱子,箱身色泽十分老旧,下半截已经生出些霉斑。
她掀开盖子,一股又潮又霉的难闻气息扑鼻而来。
苏黛下意识掩住口鼻,入目箱子里最上头,是两摞书册和手札,书页封面泛黄老旧,几乎看不清字迹。
苏黛素手轻探,随手翻了翻最上头的那本,纸页脆的很,仿佛稍稍用力就会裂成一零一片。
见状,她忍不住浅叹摇头,将箱子重新合上。
回身却见沈顷已经撂下碗筷,正扯了帕子擦拭唇角,欲起身走过来。
两人对上视线,苏黛轻轻摇头。
“这些东西,有些是外祖母的长辈留下来的,听我娘说,她还小的时候,外祖母便已经不摆弄这些东西了。”
说着,她素手搭在箱子上,轻轻抚了抚,“封尘这么多年,很多已经古老破旧原貌受损,要看明白,怕是得废些功夫。”
沈顷听着,踱步走上前,垂目扫了眼那只箱子。
“无妨,爷陪你一起看,能看多少,便看多少,总归还有时间。”
苏黛樱唇微抿,轻轻点了点头。
“放到里屋吧,别让人随便碰它,书页挺脆弱的。”
沈顷低嗯一声,上前亲自搬起箱子,稳步搬进了里屋,就搁在窗边矮榻一头。
苏黛跟在他身旁,又看了看那只箱子,便没再多琢磨,转而问沈顷。
“先头说是这个月,但吉日,还没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