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玉打开副驾驶的门,刚坐下去,明霁便递来一个礼物:“送你的。”
于玉看见明霁用骨节分明的手递来的礼物,眼前一亮第二步:不经意间的触碰。
于玉伸手接过礼物,小拇指非常刻意的划过他的手心,明霁不明所以,疑惑的看向于玉:“嗯?怎么了?有什么想吃什么?”
于玉有些尴尬,转身背过明霁:“没事,你开车吧”
明霁看着自己和自己闹别扭的于玉漏出一抹笑,这家伙是在撩他嘛,明霁笑着摇了摇头冲着于玉道:“出发!!”
坐车很快到了寺庙,寺庙门口皆是络绎不绝的人,可奇怪的是门口有三个门,而那些游客都从右边进入。
于玉看着这景象拽了拽明霁的衣摆:“这不是好几个门嘛,为什么都从右门进。”
明霁拉着于玉的手边走边解释:“据说只有开了光的寺庙才有资格修十三道门。正中间的三道门,才是供人出入的。”
临近右边的门,明霁示意于玉看过去,中间那道门有三五个出家人从那里进:“我们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
“进门时,女客先迈右脚,男客先迈左脚,都要注意,一定不能踩在门坎上,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
于玉似懂非懂,进去后看着四处新奇的造型,突然记起,他和明霁都没有来过寺庙:“可是我们好像没有来过寺庙啊?你是怎么知道的。”
明霁拉过上蹿下跳的于玉:“父皇生辰,国家灾祸,干旱水灾等,我身为太子,正需要首当其冲,前去祭拜”
很快到了大殿,此时人满为患,好不拥挤,他们挑了个边上的位置,左手拿香,右手拿烛,于玉跪在地上,心中虔诚祈祷。
“愿家人安康,愿心中所念实现,愿世间所有都安好,尤其是我们。”而后他看向旁边跪拜的明霁,心想:‘他许的愿应该是世界太平,人民和乐安康吧’
叩头,礼毕。
一套下来,于玉觉得自己的灵魂都得到了升华,整个人精气劲十足,拉了明霁走向此行真正的目的,许桃花。
得知要去寺庙时,于玉就已经想好了一切,他们要求明霁带上同款玉佩,求师傅开光,美名其曰,求平安。
到了地方,远远就看见一颗硕大的树,树上绑满了红绳,绳子随着风一起舞动,格外美丽。
两个随着大众,领红绳,提笔写字,笔是毛笔,于玉先前为了明霁专门学的毛笔字,现如今他下笔如有神: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句话是形容雨雾中透出光的样子,明霁说当时的朝堂,有昏乱的前兆,他父皇先前赐的是独独一个霁字,意为雨后转晴。
再后来听道了这首诗,便想改为明霁色,后又觉得有失威严,便再改动。
旁边的明霁则提笔写下:‘于家小玉是吾之所念,桐间露落,柳下风来’字是繁体字,再加上明霁飘逸的字迹,看起来格外高级,漂亮。
两人都没让对方看,准备找地方挂的时候发现下面的地方都满了,其他人都是两两相抱脱着一方忘高处挂。
“明霁,你抱着我,我们挂高点”于玉跑着到树旁边,招手让明霁过来。
明霁迈步走过去,一把抱起在那蹦跶的于玉,一点一点把他向高处抱,明霁身高185,于玉被他抱起伸长胳膊正好能够到红绳较为少的上面。
死死绑紧自己的红绳后,于玉示意明霁把他的红绳递上来:“快点明霁,我帮你绑了,我绝对不看,而且就算我看了,我也看不懂。”
于玉知道明霁有一个习惯,就是比较私密不方便透露的时候,会写繁体字,但是他们那种字,和专家考古到的又不一样,因为,史书上并没有明霁所在的朝代——盛朝
果不其然,于玉拿到手后上面写着看不懂但又熟悉的字,但其中两个他看懂了,于玉,是他的名字,但两个字之间又隔着字,不知为何。
于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从他的怀中下来后,又趁其不备跳到他的背上,双手作势掐着他的脖子:“说,你写的是什么,怎么有我的名字,但是为什么两个字要分开放。”
明霁没回答,用头轻撞了一下于玉:“你不是说不看吗?”
于玉被拆穿后没有丝毫尴尬,松开虚掩着他脖子的手,指着远处的落日:“明霁,今天过得好快啊,太阳都下山了。”
明霁轻嗯了一声,两人共同欣赏着美丽的日落,他们的影子被拖得很长,影子交叠在一起,好不亲密。
“于玉。”
“嗯?”
“今晚去我家吧。”
“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