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医娘(815)

“郡王近日可能是有些紧张……”

周道子半眯眼看她,“郡王妃就不紧张吗?”

辛夷抿了抿嘴,“我有把握。”

周道子脸上的笑容扩得更大了,情绪分明松缓了许多。

“重九那日,老夫约了几个旧友到药坊宴饮,等郡王妃好消息。”

他的旧友全是杏林圣手,相当于给傅九衢请来了一个医疗专家团。

辛夷明白他的想法,点点头,“有劳了。那便这么定下。”

今天才初六,马行街的店铺,已然装点出了菊花门,种菊的园圃更是兜售到了大街上,从皇城到民间,购菊、赏菊、饮菊,满城尽带黄金甲。

辛夷的马车从街中过去,看花看得眼睛都花了,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

“驾……”

车夫没有避道,那骑马的人也十分克制,走到车边便停下。

“辛夷!”

一道带着颤意的轻呼灌入耳朵,辛夷忙不迭地打开帘子。

马背上端坐的是高淼,一身骑装,长发扎在头顶像个马髻,一身英武,冷艳高贵,不着锦衣华服,却容色过人。

岳州一别已是两年,二人眼对眼相视,辛夷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大街上人来人往,她不好和高淼相认,只抿唇微笑。

“人人都说我和那位女子长得像,这位姑娘也是她的故人吗?”

第461章 游手好闲的日子

高淼眉头微拧,审视着辛夷,目不转睛。

她不相信自己会认错人。

可是,高淼和京里书信往来频繁,张小娘子死在岭南的事情,她一年多前便已知晓,广陵郡王另娶他人的消息也早已传到岳州,她还曾在私下里为辛夷不平。

短暂的兴奋一闪而过,高淼那张清冷的脸很快便垮了下来,慢慢抬起地双手,客气地朝辛夷抱拳行礼。

“抱歉,认错了人。这位想必是郡王妃了?”

辛夷温声浅笑,“敢问姑娘……”

“高淼。”

“原来是京兆郡君。敢情这次回京是省亲还是久居?”

高淼脸色又垮了几分。

不熟愁的人是不该问这种私密问题的,但马车里的这位郡王妃问得理所当然,就像知道她和夫君所有的事情。

最让高淼生气的是,她居然不怎么生气。

“是省亲也是久居。”高淼停顿一下,又补充:“我先夫君一步回来,陪父母过重九。等年节时夫君回京团聚,上元节后还要返回岳州。”

辛夷眉眼里有分明的愉悦,眼底都添了光采。

“这么说来,郡君至少要在京中待上足足四个月呢?”

高淼不冷不热地嗯一声,正准备告辞离去,便听她笑盈盈地道:

“京兆郡君要是得闲,可邀我一同玩乐。”

高淼回头,迟疑地盯住她。

两年的时光,足以改变一个人,可无论如何都抹不去那些熟悉的痕迹。

高淼曾和辛夷一同南下,汴河行船、岳州同榻,算是交过心的朋友,即使再是否认,内心还是觉得她就是那个人……

“好。”高淼轻轻地道:“等我来找你。”

辛夷看着高淼的马匹掠过长街而去,唇角微微勾出一丝笑。

京兆郡君还是旧日模样,英姿飒爽,真好。

··

长公主府已被一片菊海包围,木芙蓉点缀其间,秋色满园。

赵玉卿带着丫头婆子从福安院走到临衢阁,一路观赏儿子亲自布置的菊花路、菊花门,满脸是笑。

辛夷回府便看到他们娘俩在菊园里说话,当即笑着过去行礼。

“母亲。夫君。”

在赵玉卿面前,辛夷从不对傅九衢肆意妄为,也极讲礼数,就怕这个婆母觉得她对她的儿子太凶,心里会不舒服。

傅九衢站在菊丛里,玉影皎皎如月。

“等来了。”他上前牵住辛夷的手,“上次你说喜欢桃花菊,我便让人将谢家花圃的桃花菊都买了回来,让匠人养在后院,这便带你去看……”

“多谢郡王。”辛夷微微垂头,示意他老母亲还在那里。

傅九衢回头笑问:“母亲可要一同去看?”

赵玉卿摇摇头,“走这一会儿,我这老腰便不行了,你们小两口去看。钱妈妈,扶我回去歇会儿。”

钱婆子赶紧过来扶住长公主。

赵玉卿转身,又想到什么似的回头看来。

“十一呀,厨房做了几味菊花糕点,我让他们送到你房里了,你回去记得尝尝。”

辛夷福身,“是。多谢母亲。”

赵玉卿笑着走了,沿途菊香袅袅,她心里愉悦,又忍不住问钱婆子。

“你看郡王妃那模样,好生养吗?”

钱婆子顺着主子的心意说:“好的,殿下莫要担心。郡王妃是行医之人,对自己的身子最是明白。依小人看,最迟明年开春,便会有好消息了……”

姒锦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