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医娘(740)

护城河岸杨柳依依,殿宇辉煌,紫宸殿的金钉朱漆仿佛也添上一层金辉,那镌镂着龙凤的雕甍画栋,更是烁烁生光。

五更天,上朝的官员齐齐等在待漏院里,三五成群小声窃窃。

“时辰到——”

钟声惊鸣,净鞭三响,左掖门大开。

一群官员捋直朝服,文官在左,武官在右,鱼贯进入紫宸殿,齐齐磕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子今日来得甚早,稳坐龙椅上看着他们。

谏官们早打好了腹稿,狄青是这群文臣共同的攻讦对象,让粗野蛮夫掌握军机要事,位高权重,他们都觉得有大威胁,因此弹劾狄青的事,这群人从来不遗余力,十分有默契,并且他们相信这一次的事情,狄青必定难敌非议。

不料,皇帝抢在他们的前面,朗声大笑。

“诸位爱卿容后再禀,朕想给诸位一个惊喜……”

众臣静默,暗自观望。

“来人!”赵祯端坐明堂,“将朕的宝贝端上来,让诸位爱卿赏鉴赏鉴。”

两个小黄门抬着个匣子上殿,随后,殿门重重合上,火烛寂灭。

在众臣惊慌失神的喊声里,紫宸殿里幽光闪动,似有火光耀眼。

欢耳刀,八牛弩,闪闪发光,中间竖立着的显然是一个尖利的牛角。

有大臣惊叹出声。

而剩下的人,冷汗已悄无声息地湿透了脊背。

片刻后灯火再明,赵祯扫视一眼殿上众臣,满意地轻捋胡须,慈面而笑。

“众位爱卿,有本可依次奏来——”

紫宸殿里静悄悄的。

··

卯时,阳光明媚。

今儿又是一个大晴天。

一只彩羽的飞鸟越过琉璃瓦,落在驿馆的窗台上。

“咕……咕……”

“银霜回来了。”辛夷将胳膊伸出去,银霜便乖乖地从胳膊站到她的肩膀,亲昵地啄她的颈窝。

“辛苦你嘞,我的大功臣。”

辛夷咯咯笑了两声,将鸟儿双手捧在掌心,放在桌上再慢慢取它的脚环。

纸条上浓墨遒劲,挥毫有力,透露出书写者的愉悦心境。

“娘子有经天纬地之才,诸葛孔明之智。”

剩下的话不用多说,辛夷已然明白。

这显然是最重的大婚之礼了。

“保护狄青”是这个阶段,辛夷的主要任务。

虽然她不敢保证次次都能扭转乾坤,化险为夷,但眼前的危机算是暂时解除。

“杏圆,磨墨。”

小娘子坐在案前,乌发如墨,一抹肌肤莹白如玉,纤纤小手,写下一行绢秀蝇字。

“孔明之智近乎妖,郎君怕是不怕?”

银霜飞走,再飞回来。

“吾甚爱妖,且自甘堕落。”

辛夷笑着写上,“小女子愧不敢当,九哥才是天人之姿,有拔山盖世之勇,勿羞我!”

银霜飞走,又飞回来。

“娘子不必自谦。本王纵是天人之姿,有拔山盖世之勇,一入洞房,多半也是要倒在你前头的。”

“……”

辛夷震惊。

这,这是被傅九衢调戏了?

“竖子淫邪!”

银霜飞走,再没有飞回来。

第417章 大婚前日……

八月初九,辛夷起了个大早去相国寺。

北宋婚嫁礼仪繁琐,皇室宗亲的婚礼更是如此。

大婚前一日,女家需到男家去“铺房”,并将部份嫁妆送过去,“挂帐幔,铺设房奁器具、珠宝首饰动用等物”,还需要女家的亲眷为新人暖房,再由亲信妇人、嫁女使等守住新房,直到大婚都不能让外人进入。

但辛夷从大理而来,一应礼数比照和亲,从驿馆出嫁,没有娘家,官媒人只得让她挑了两个丫头去公主府,当陪嫁女使守新房。

辛夷让桃玉把绿萼带了过去,只留下杏圆和红豆在身边。

长公主府和大相国寺很近,辛夷特地吩咐驴车从长公主府门外的大街绕行过去,想瞧个热闹——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浮夸奢侈的风格,让辛夷直咋舌。

长公主府外张灯结彩,整条街都淹没在了一片红色的海洋里。

有乐声从府里传出来,好像是乐人在提前排练,街道上不时有人围观,长公主指派了两个婆子在门外大街上发喜糖和利是,见着说恭喜的便发一包喜糖,或是一封小红包,那真叫一个财大气粗。

“哇!好热闹啊。”

红豆从未见过这样大的阵仗,撩着帘子趴在窗棂上看得眼睛都不转,杏圆是长公主府里出来的,倒不似她那么惊讶,只笑吟吟地打趣道:

“明日你就和姑娘一起嫁过来了。这里的热闹,也有你一份。”

红豆笑了笑,神色无端落寞起来。

杏圆看辛夷一眼,低头凝视她:“怎么了?不高兴和姑娘一起嫁过来呀?”

姒锦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