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大理这一年多里发生的事情,辛夷脑子里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就像看了一本书,从上帝视角看到了一些情节,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对于悬崖坠落后死去那一段记忆,她脑子里是空白的。
只知道救她的人,是高明楼。
因为所有人都是这么告诉她的。
属于辛夷自己的意识觉醒是在五丈河里……
当冰冷的河水浸入肺腑,那种与她第一次穿越相似的窒息感和晕眩感再度传来,她才意识到自己又活过来了……
再睁眼,面对高明楼那一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当即惊吓不已。
初见侬智高的时候,辛夷曾经觉得侬智高的声音像极了她的发小高越。
没有想到,还有一个脸长得像高越的高明楼存在,只是声音不像……
不过,辛夷怀疑了片刻,很快就释然了。
《汴京赋》创作的初衷就是要极大限度地还原真实场景。因此本就没有相同的人物脸谱,里面的所有人物全都用了三维动态捕捉技术,模仿真人形态,惟妙惟肖,千人千面……
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原型存在,不足为奇。
辛夷想清楚了目前的处境,更是觉得必须再见傅九衢一面。单独的,没有高明楼和第二个人存在的情况下,单独见他。
~
辛夷在忐忑中入睡,又在忐忑中醒来,她明显感觉到高明楼防备她更甚了。
一个瞎子,除了红豆和绿萼两个身怀武艺的婢女外,还特地调派了两个人高马大的侍卫守着,并美其名曰,为了保护她的安全。
当初大理段云死在驿馆,神不知鬼不觉,这案子至今有一些悬而未决的疑点,宋廷没有向大理交代清楚。
因此,高明楼的理由合情合理,辛夷无法拒绝。
次日便是端午。
依她的性子,是很想去市集里走一走,感受一下汴京城的端午气氛,顺便看一看辛夷药坊,看一看故人,还有她心心念念的三小只…………
奈何,红豆早早起来帮她备了兰汤,供她沐浴,还说少主有交代,让她饭后去大相国寺进香,为大理国祈愿。
香烛都已经备好了。
辛夷的内心焦灼如火。
轿子出了驿馆,她一路上心神不宁,听不见闹哄哄的街道上的吆喝和说笑,脑子里散发出各种与广陵郡王“偶遇”的场景。
不料,轿子刚停在大相国寺的长街,外面便响起钱婆子的声音。
“前面轿子里可是大理国高相国的千金?”
第354章 活祖宗
辛夷脑子蓦地惊醒。
隔着一层薄薄的白纱帘,端午的炙阳摇摇晃晃地从林间的树叶落到青砖路面上,班驳一片,晶亮亮,红彤彤,让人心底豁然开朗,就好像有什么好事要发生一般。
红豆是个胆小的侍女,在大宋长公主驾前,紧张的手都握紧了。
倒是那个叫绿萼的侍女,原是高明楼身边拨过来的丫头,性子锐利,嘴也利索。
“回长公主殿下,轿子里的正是我们家姑娘。听说大相国寺的菩萨最为灵验,少主特地让我们前来上香,为大理祈福。不知长公主殿下招呼是有何事吩咐?”
这是想说他们很忙,没正事不便奉陪么?
钱婆子轻笑一声,“哎呀那可太巧了。”
这老婆子是长公主当姑娘时就在身边的老人了,从宫里头出来,什么阵势没有见过,岂能被一个小姑娘唬住了?
钱婆子高高兴兴地道:“我们殿下也正要去寺里上香呢,那可不刚好,和阿依玛姑娘结个伴?”
端午来大相国寺上香的人很多,结伴而行更是常见。
绿萼看着钱婆子的笑容,脸上的表情稍显僵硬。
“大娘有所不知,我们家姑娘失明后,就极少跟人相处,只怕会唐突了长公主……”
“嗐,那有什么?我们长公主最是亲善喜客,尤其喜欢长得漂亮的小姑娘。她呀,就乐意和小姑娘说说话,恰好我们对大相国寺极熟,还可以为你们做个路引人……”
钱婆子这张嘴巴,有她说的,就没有别人说的,那声音叮叮当当,像钢珠落盘,把个绿萼听得一愣一愣,尚未想好怎么反驳,马车里的长公主就发话了。
“多那些嘴做甚?还不快请阿依玛姑娘上来,一同进去?”
端午这天,大相国寺门外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因此寺内不许车马轿舆进入。
为了避免麻烦,好多车驾都会停到离寺庙老远的长街外,然后步行过去。
然而,长公主每年给大相国寺捐的香油钱都可以盖一座大雄宝殿了,又是官家唯一的亲妹妹,长公主的马车是可以从侧门直接驶入大相国寺院内的。
不仅如此,大相国寺里还有她的禅房。